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焦利斯坦沙漠边缘,有一片颇为壮观的“蓝色海洋”。它静静地把这里丰富的光能转化成电能,造福附近巴哈瓦尔布尔地区的居民。
这片“蓝色海洋”就是由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巴基斯坦300兆瓦光伏电站一期项目。该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之一,也是走廊项目中最早投产的能源项目。
得益于超高的安装速度和标准、优秀的环保和属地化措施,这一光伏项目于今年11月获得了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鲁班奖,这也是中巴经济走廊提出以来第一个获得这一奖项的项目。
自去年6月建成以来,光伏电站已累计发电约7.3亿千瓦时,成为巴哈瓦尔布尔地区近28万户家庭主要的供电设施。
沙漠边缘的巴哈瓦尔布尔自然条件恶劣,夏天最高气温能达到50摄氏度以上,多数家庭依靠电风扇度过炎炎夏日。家住巴哈瓦尔布尔的穆罕默德告诉记者,以前夏天每天都要停电12小时,而一期300兆瓦工程完工后,停电时间缩短到每天约两小时,能让他们更舒服地度过夏天,这让他们非常高兴。
在项目园区现场,一排排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整齐地排列着。一期首批50兆瓦光伏板依地势而建,原需要花半年时间完成的任务仅用短短两个半月就完工,在巴基斯坦的沙漠中创造了“中国速度”的奇迹。随后的250兆瓦光伏板则在平整后的地面上安装。每块光伏板之间的距离和高低几乎完全一致,数十米长的列队几近一条直线,这样的安装标准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标准。
园区内的部分光伏板还安装了先进的太阳能自动清洗机,可以定时自动清洗光伏板上的灰尘,保证光伏板的发电效率。这也主要得益于精细化的施工标准。
除了施工质量过硬外,该项目的环保措施也是一大亮点。为了增加环保性,项目地址选在了荒芜的盐碱地,不占用巴基斯坦有限的耕地。同时,为了防风固沙,项目还在升压站周边种植了低矮植被,满足了当地政府对工程的环境保护要求。
项目所在的旁遮普省近年来空气质量严重下降,雾霾问题不断加重。因此减少排放高的燃油发电,发展清洁能源是当地优化能源结构、减轻空气污染的必然选择,而零排放的太阳能正是选项之一。
据了解,一期300兆瓦的光伏板年发电量约为4.8亿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站相比,每年可节约15.36万吨标准煤。除此之外,太阳能发电还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节约淡水资源和处理废渣等环境成本。
项目还积极拉动当地就业,在建设高峰期曾为当地创造了超过5000个就业岗位。包括水泥和钢筋在内的建筑材料也都在当地购买,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中国一冶巴基斯坦分公司副经理龚晓斌说,这是中国一冶承担的首个新能源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仅采用了多项国内新技术,还研发了多项专利技术,真正做到了把先进的技术带入巴基斯坦,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巴经济走廊。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发展成熟,在海外市场的份额也逐渐增加。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光伏产业走出国门寻求更大的市场和发展也是必然趋势。巴基斯坦电力短缺,但日照充足,有大量不适宜耕种的土地,拥有让中国光伏产业在这里落地生根的土壤。
龚晓斌说,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要展现中国企业能力强、标准高和要求严的过硬作风,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企业“走出去”战略。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