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LG化学任命朱志永(英译)为LG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裁。据称,这也是中国人在LG中国业务中所担任的最高职位。
长期以来,韩国企业在管理风格和高管任命上偏于保守,对于此次职位任命,LG化学表示,更加灵活和本地化的管理方式,是保证中国市场业务继续强劲增长的关键。
资料显示,朱志永于2004年入职LG化学,负责LG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业务运作。
朱志永表示,LG化学的成长得益于其全球化发展战略,当前LG集团共计有26660名员工,其中高达45%来自世界各地,这种灵活的“本地化”管理方式,保证了公司的战略布局与当地政府愿景保持高度一致,并借此与当地商业伙伴进行高效沟通、践行各种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继而建立起在当地的基础。
事实上,也正是依靠这种发展模式,LG化学的动力电池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自2009年与韩国现代起亚合作进入动力市场起,LG化学先后和通用、雷诺、福特、沃尔沃、日产等国际车企展开合作,成为动力电池主流供应厂商之一。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在2017年1-9月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中,LG化学位列第三位,仅次于松下、宁德时代。
朱志永还表示,不同的业务挑战需要不同的领导风格,他必须要尽快引导业务经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转变,并开辟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协商性的领导风格,以适应LG化学在中国定制的了长期发展战略。
为了提高其盈利潜力,LG化学将在中国投资更多偏光片,新能源电池等先进材料生产线,为京东方科技集团和深圳中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领先企业供货。
事实上,LG化学在中国的布局很早就开始了,迄今为止,LG化学累计投资33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8家分公司和11家工厂,其中2015年10月投入运营的LG南京新能源电池工厂,可满足超5万辆纯电动汽车和超18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汽车(PHEV)的动力需求,但此前收到政策影响曾一度进展受阻。
不过今年随着轰轰烈烈的“AESC收购事件”,中国市场对国外电池企业的封锁开始松动,而其竞争对手松下已经开始大张旗鼓的布局中国市场了:4月松下大连基地投产,5月宣布在江苏兴建动力电池厂,10月拟投资1000亿日元增产电池业务。
业内解读,LG化学的人事调整,侧面反映其希望能进一步加大在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开拓,这意味着继松下之后,国内电池企业又将迎来新的挑战。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