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十九大会议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要建立健全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的体系,还有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创新体系,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一系列都是我们能源发展大的战略,储能必须要契合能源战略的目标,已经被定义为推动能源变革和能源调整的支撑技术和创新技术,本次对话就储能发展的规划,储能机遇,电化学技术路线的发展等方面做一些热点的探讨。专家指出,抽水蓄能有很多条件的限制,从发展来说,电化学储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同时,要加强储能和可再生资源的配合,储能应用场合差别比较大,发展空间很广阔,储能实现商业化运转的同时,也能够给能源的发展添砖加瓦。
2017年12月16日,分布式储能技术装备产业化应用研讨会在南通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天科技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主办。同期还重磅发布了江苏省分布式储能技术产业化应用示范成果。会上举行了高端专家对话环节。
出席专家对话环节嘉宾有: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所教授吴宗鑫,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许世森,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工所所长来小康,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中天科技集团总裁薛驰。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主持对话。
以下为对话实录:
张静:谢谢主持人的介绍。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下面我们就将开始一个小时的专家对话时间。我是对话的主持人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张静,热烈欢迎大家的踊跃参加。
张静:我想各位领导、来宾一定非常了解,在今年年底的时候召开了十九大的会议。会议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要建立健全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的体系,还有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创新体系,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一系列都是我们能源发展大的战略,储能必须要契合能源战略的目标,已经被定义为推动能源变革和能源调整的支撑技术和创新技术,我想最近这两年也是在政府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产业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我公布一些数据。联盟在2017年第三季度9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所有已经投运的项目是310兆瓦,在9个月的时候,有70兆瓦的项目已经落地。还有一个统计,从2016年1月份到现在,整个在建、规划以及投运的储能项目达到了多少?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概念?加上在建和规划一共有1.6个GW,代表着什么?从2000年到2015年累计的装机量基本是这个的十分之一,我觉得发展非常迅猛。市场包括社会对产品的关注也非常地大,所以今天有幸请到来自产学研用的几位专家,跟大家一起就能源形式,技术发展,政策标准等方面做一些热点的探讨,说了很多,我言归正传。我想把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提给年轻的企业家。记得两年前,我是第一次和薛总见面,当时是组织活动,薛总专门提起了自己在储能产业深耕细作的决心,两年的时间匆匆而过,今天再来,我们发现中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想请薛总讲一下,当时为什么在市场情况不好的情况,还要坚决做下去?
薛驰: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非常荣幸在这里第一个发言,说实话有点紧张,我就就抛砖引玉吧。中天科技进入储能,是整个集团重要的战略举措。我们当时看到了节能领域,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叫以微网为中心的分布式新能源运营商。我们在技术先行的时候就布局了三个技术,在2008年就开始布局。我们布局了分布式光伏技术,同时我们还布局了锂电池储能技术。到2012年,开始进入新能源产业领域,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自己的技术和储能电池的技术已经初步成熟起来,一个新能源的微网分布式运营商的雏形已经初步形成,把分布式光伏做到国内前列。我们储能技术这几年通过努力,不仅仅是做产品,更像前期资本投资,项目的规划、设计到产品的生产,到投入施工,到后期的维护形成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前年已经获得了多个储能项目,在去年我们开始实施。江苏省经信委的两个项目,同时也是我们实施最大的锂电池储能项目,在我们自己的中天产业园,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十三五储能项目。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中天积累了自己的经验,让我们对储能的理解更深刻,尤其是在追求储能的经济性,追求储能的安全性方面做了自己一些探索,今天上午我们也看了一个鉴定会,专家对我们公司这几个领域的产品,给我们留下了一定的评价,我们获得了国内第一个储能安全认证,这也是对我们储能安全性方面的认可。第二,我们还在运营方面提供了一些数据,也是支撑我们储能阶段进一步发展。
张静:谢谢薛总,刚才做了特别详细的介绍。今天上午我也去旁听了一下鉴定会,其中有专家提出,很高兴出现这样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所以咱们迈出了第一步,也希望中天的产业能够应用到更多、更广的领域,也想请薛总谈一下,下一步储能发展的规划以及你对这个行业给予了什么样的期许。
薛驰:这几年来接了11个项目,我们现在通过自己的积累,有了一定的信心,大规模地走向市场,与此同时华能他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正好和我们中天提出来的智能系统一拍即合,通过双方深入开展方案对接,最近也有1兆瓦的示范在青海投入运营,取得了较好的数据。我们首先感谢华能给我们的进一步支持,我们下一步就在西部开展工作,通过中天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也通过解决弃电的问题来实现经济性或实现可运营性。
当然我们中天有更大的目标,未来我们要实现1GW以上的储能电站,首先明年实现2GW。我们今年建立的储能电站,是一个可复制、可规模推广的具有先进性的储能系统,我们希望它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储能应用,可以得到推广。
张静:谢谢薛总,薛总非常有热情地宣布未来自己的规划,我待会儿完成职责人的职责之后,我要马上干一件事。因为联盟再做数据统计之后,我也做了一点预测,在我们搜集大家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后,我觉得薛总一个人要占到三分之一,所以我们回去其实要好好地研究市场的发展,看看我们未来的发展点在哪里。提问薛总的问题暂时告一段落,在座的各位领导和来宾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先记下来,待会儿我们再来提给在座的各位专家。下面的第二个问题我想提给许院长,因为我个人看这是一个产业链,我们有技术系统,我们就有应用的领域,咱们华能也是五大发电集团之首,咱们清洁能源研究院下面应该有专门的储能场所,在青海有很多的项目,我给许院长的一个问题,想请他介绍一下在青海的储能项目的基本情况,同时我个人也有一个问题,大家说储能应用重要的目标是解决能源消耗的情况,但是考察这些项目的时候发现,储能比例太小,就能解决那么一点,这个划算吗?所以我也想问一下,如果在青海用这个储能加光伏系统,是否起到可能源消耗的作用?经济效益中短期如何?
许世森:首先还是非常高兴参加今天这个会议和互动的环节,时间非常好,可以更好的交流。我非常赞同来所长前面的一些观点,就是现在示范走在前面,实际上真正的商业化运营还是面临很多困难,我们中天和其他相关的公司也合作,我们已经建了3.5G瓦时的直流侧的储能系统。
为了更快地推动储能技术,同时从发电侧来说,就有这个需求。因为我们建那么多电厂,花那么多钱,还有很多电上不了网,刚才来所长从需求侧和电网侧通过家里的层面分析,也是需要接纳更多的消耗。但是从我们发电公司来说,现在面临着问题,让我们清洁能源研究所更好地发展。我们最早在江苏的盐城,做大规模储能的研究。
刚才吴教授和来所长的分析,各种技术都在示范、实验,真正研究来、研究去,算来算去还是算不出账,抽水蓄能有很多条件的限制,但是电化学储能,电到电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成本的问题和寿命的问题,充电次数等等。所以从发展来说,电化学储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我们自己院内也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主要还是从刚才来所长讲的,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怎么来集成?使得电管理、热管理更加高效。如何让这个东西在发电厂里面,和其他的一样安全、高效?我们主要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和很多的电池合作其实是优势互补,我们并不研究单电池,我们还是研究直流侧如何接,整个电池储能系统如何进行管理,探索一下规律,就是在电厂内部和电网没有关系,或者调度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使得管理系统实现高度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实现未来的调频。这个工作,在青海的示范项目已经得到了验证和实验,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上,希望可以和中天扩大合作,在更大的范围、规模进行集中发电站,刚才来所长讲的,最后的应用场景就是集中发电站大幅度的调峰或者是吸纳、消纳,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我们现在除了刚才说的探索这个规律,还有掌握这个系统集成的研究之外,实际上我们也在验证探索各种电池,作为电站侧的储能,它的适合度这里头实际上来所长在前面演讲的时候也提到了,过去我们电化学储能是由电动汽车带动,使得它迅速发展。现在用到电站储能以后,设计的目标或者最终优化的目标有可能和电动汽车的特性是不一样的,我们就不具体展开,不一样的情况下,这里最核心的还是要追求成本比较低,寿命比较长,或者说在寿命一定的情况下,让成本比较低,这中间有一些很好的思路,所以我们觉得未来的前景还是比较大。同时也告诉大家,我们设立3.5兆瓦时的项目,还有三分之二的是别的电池,我们把系统并在一起,考察各种电池存在的典型和关系。
刚才主持人讲的,这种电化学对于电站来说,或者对于一个区域电站来说,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我们觉得在一定的条件下,目前应该说是处于朝商业化模式迈进的阶段,现在之所以签合作协议,就说明在一定的情况下还是有办法,有可能比来所长前面预测的要快,这个我跟来所长有一点点不同,电化学储能将来主要的市场是在分布式管理,从国际上趋势是对的,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有不同的情况。我觉得中国的情况是我们的电网足够强大,我们现在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就有电,现在是村村通电,这是国外的电网达不到的,所以它的分布式的电源包括刚才吴老师讲的日本采用的氢材料电池、发电供热这种系统可以率先在日本、欧洲、美国推广,但是在中国还是遇到很大的问题。我觉得最核心的问题,尤其是用电改造,国家电网承担了很多责任,有补贴,所以只要有人的地方,我们基本上都通上电,对这种电网补贴要足够强大,这样的话反过来说,储能电网现在越来越高,对储能感觉作用不是很大,现在反过来说,这确实是中国国情,它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这种情况,现在这种趋势会越来越大,我非常赞同刚才吴教授介绍的情况。现在遇到很大的矛盾就是说,可再生资源到2020年达到15%的情况下,现在的弃光已经达到15—20%,就是平均水平。新疆、甘肃水平可能要更高,如果要按照刚才讲的德国的高比例,或者是美国的高比例,你想一下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所以我们这个国情不一样,我们的负荷中心在东南沿海,我们的可再生资源是在西部,这个需要有一个非常长的通道进行输送,如果不进行输送的话,西部没办法消纳,这跟美国、日本的东海岸、西海岸完全不一样,这是我的个人的看法,这个问题会长期存在,即使这种电网结构或者是建立以后。由于我们国家还有一个非常限制的条件,没有更多的天然气支撑,所以这种弃光状况会比较长时间存在,尤其是能源比例更高,刚才来所长说了是三个方面,我觉得未来中西部的固定电站的应用可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张静:谢谢许院长,我们踏下心来想想,到底有哪些细致的点,又打开了一扇窗。解决不了大问题,你们怎么能够做大规模?我觉得许院长说完之后,还是增强了我们的信心。算帐还是可以算的,我们也希望今年的指导意见出了之后,尤其有一个重点说得明确,要加强储能和可再生资源的配合,也希望地方有些政策出台,但是我觉得并不一定是补贴,因为时间今天有限,希望下面可以跟许院长再交流,看看究竟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市场发展非常快,热度非常高,这是好事,也是大家愿意看到的,热度增加之后,有的时候市场规范、市场标准非常重要,我们要保证一个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因为今天在座有社团的领导,我们俞振华理事长,我们当时是在2010年和一些企业共同成立的储能联盟,希望做产业政策的推动工作,还有应用的建立以及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实现一些社团的目标,到现在我觉得也是跟这个产业高度融合,7年多的时间。我也想请俞理事长就目前发展的情况,特别是围绕指导意见出台之后,到底有哪些机遇给我们做一个介绍。同时请您谈一下这个联盟在市场规范、标准方面有哪些工作计划要做?
俞振华:我很感谢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座很多都是同行的专家,也希望大家跟我一起交流。刚才几位嘉宾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储能制造行业。第一是指导10年产业的规划,第二个是17项重点任务推动实施,具体的刚才来所长已经说到了,我只想提一点,就是这个具体应用的背后,是大家对于未来的一个预期。有了电力的商业属性,有了新能源,能够利用好电动汽车的储能性,而且储能这个领域是应该跟电池市场相交易,但是国内的电池市场,发展不是那么快,所以很多程度上还不如我们现在看到的电网公司的发展。我们在预想5年以后,10年以后是什么样的,倒推现在的阶段性政策。打个比方说,一个是市场的额度,不是从需求方产生的,目前因为中国特色,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政策,一个是要求电网必须再调度、接纳。电网能够去调度这个政策,这是指导文件很明确的东西,这对我们现有的项目,共同把这些机制推动下去。
张静:谢谢俞理事长,刚才抓住了俞理事长说的一个点。还是从一个满足客户需求来出发,包括上午参加产品鉴定会,我们现在不是在乎寿命有多长,而是怎么能够保证应用场地的安全,刚才许院长也说了,各种技术也在做测试,大家会有很激烈的技术指标上的争论。但是实际上我觉得储能发展到今天,大家更多应该在事情放在需求上。无论是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只有满足的需求,解决痛点,这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产品和技术。来所身兼电力专家和储能专家,我想来所在储能服务系统应该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刚才跟大家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讲,我有两个问题,从微观上我想请教来所,因为您从最早的项目就开始做,您觉得比较主流的电化学技术路线是怎样的发展?
来小康:提的问题回答容易得罪人,我委婉的说一下。我们确实关注电网,但是电化学储能都一视同仁,都希望达到我们的要求,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都欢迎。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我们都尽我们自己的力量推动,但是说实在的,我们也明确和李老师在智能战略和国家的战略沟通上说到,我们电化学电池更关注锂电池、当然未来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电池,我们在智能电网的专项中也有一些不足。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恰恰是因为储能的应用很多种应用场合,对性能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但是用的格式不一样,在这个细分的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
我觉得这个事先暂时不要提预项,我们可以有大致这样的规划,梯次利用电池的事我们必须要提,否则的话,我们准备到2020年有多少瓦时的应用,这种预测实际上很难准确。每年都有十几瓦时以上,现在每年是40G瓦时以上,我们恰恰是希望利用动力电池的使用环境和储能使用环境中间的差,让我们能用PC硬件,或者能用二手货,这样的话把这个产业链发展下去,你合适我也合适,我是这样想的。
这两个虽然不一样,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个相同点,就和二手车是一样的,你不看它好不好用,你肯定是我要跑个短途先用着,但是怎么用?我们和研究院在智能电网专项中,在2018年发布《电池梯次利用指南》,要做安全的评估,残值的评估,重组技术的研发,应用示范的各个场合的经济核算等等这样的应用,我觉得把这些工作做好,让我们的市场更明晰,买二手车的人知道我不会当冤大头,卖二手车的人也知道我到什么时候卖,也还划得来,这个工作很重要,希望我们在国家项目中落地。为什么现在说这个话有点早?如果大规模使用,我们的安全评估机制或者重组机制还有比较大的限制,我们应该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做一下。我看国外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也是非常担心这个事,我希望其他的电池产业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从现在开始要做这个工作。
张静:谢谢来总,大家知道储能之所以发展还有一些困难,主要是经济性确实有点难度,暂时还不是完全市场驱动的,或者是市场刚需的,所以我们要契合国家能源战略的发展,帮助我们实现能源的变革、能源结构调整发挥作用。最后一个请吴参事来谈谈,储能站台在能源转型,特别是传统能源或绿色能源转型,到底能起到哪些作用?
吴宗鑫:因为我刚刚已经说完这个问题,我们一个大的判断,我们国家未来能源必然是这样的。第二个判断,我们能源必须要绿色、低碳发展,为什么?以雾霾为例子,很严重,你不改变以煤为主的结构,是不符合规划。第二个问题,我们国家的碳排放占了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如果为了实现两步甚至到三步的目标,我们不减排,我们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所以这部分的压力很大。第三个判断,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无非就是可再生资源,就是太阳能、风电、水电,我们真正要发展到人均8000多美元的消费量,我们一年的电力消费12万亿,我们的水电最多1000瓦,也就是占到20%,而我们的核电原来是想占到20%以上,但是受到福岛事故的影响,世界的核电发展种类趋势下降,德国宣布要把核电站关掉,法国是最大的核电国,现在占到电力的70%,他也要减少到50%以上,韩国最近也宣布核电不能再继续,出了一个核电事故对韩国影响很大,我们国家也面临一个问题,我们原来说要占到4亿千瓦容量,内陆很重要的是长江地区,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如果谁也不能把目标落实,如果长江核电资源出了一个事故,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我们国家未来核电到底怎么发展?说实话,我心里也不清楚,所以实际上我们可能最重要的一条策略就是搞绿色资源,是绿色、低碳转型比较现实的方法。第四个判断,我们要真正把可再生资源站在主导,我们需要技术和体制上的支持,光是技术上,我觉得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集中式、分布式怎么能够解决?这个要研究,我们要有需求的响应,必须用市场机制解决。最简单的道理,最近北京市为了安全,把分散的用户全去掉,供电以后价格太高,你不能承受,那怎么办?规定的早上8点—晚上8点1度电,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技术、体制上、机制上改变。第五个判断,我认为技术上现在有多种的途径,应该鼓励大家去探索,包括储能,我们也在搞。说到氢,最近成立了一个氢联盟,我认为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包括今天所说的分布式的储能技术,我认为这方面应该鼓励大家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形成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张静:谢谢吴参事,我们五位专家做了非常深入的探讨,我下面留一点时间给咱们在座的来宾,大家针对专家有什么问题,我们时间非常有限,请大家踊跃起来。
中天科技研究院:各位专家好,我的问题是提给来所长和吴教授,首先感谢专家给我们畅所欲言,非常感谢。我是电力系统的,我感觉在电池储能在调频方面的这种说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我们大系统的环境下,它还是一个美好愿望的状态,真正电力系统靠它储能来改变调频的话,还是比较遥远的事,也不是说一定不可能,如果换了一个系统比较小,还是有可能,但是我们国家系统太大,几亿千瓦的动力,这么大的电量,不要说50兆,就算0.1兆,我曾经有个比喻,仿佛有一个大象,把很多小老鼠放进去推它,我赞成来所长讲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的专业方向还是在需求管理、电能质量、分布式技术等等考虑,我现在的问题是,在这个大背景的技术前景下,国网公司有没有打算用储能来套利?我们试了好多方法,我关心这方面有没有实际的举措。第二个问题,我听了吴教授讲的,我非常有感受。特别是你演讲的最后一句话,我记忆深刻。目前在各种储能的发展状况,在最佳的发展模式上面没有顶点,都在探求,这句话对我们中天的储能产业模式也是成立的,我想把眼界打开一下,看看国际上的情况。
来小康:调频这个事,我们现在谈的调频主要是电源侧,有些必须停靠电厂调频的,用储能电化学反应,来替代旋转备用,我们是这种方式的,我们再做一些调频的服务市场的工作。但是更大范围的调频,确实有点难度,现在的力量还太弱,调频率这件事在我们现阶段中,包括美国基本上都是围绕电厂的调频,用电化学的特性,你用10兆瓦,我用储能1兆瓦就可以办成,而且还有其他的储能,如果划不来就用电池,比较经济实惠,这一点国际上或者在我们实践中确实都有效果,所以我们还是说的电厂。在我们国家来说,现在主要在华北地区,因为华北地区调频的资源太少了,锂电也不足,冬季还要增加工作电阻的配件,所以是这样的。至于未来,这个事我还是觉得调频还是有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在哪儿?在于如果可再生资源的效率高的情况下,你没有别的可调了,别的技术不行了。
这个阶段或者说我们2020年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一个技术的发展是比较快,我们现在早早下结论不合适,第二个我们的应用场合差别比较大,有可能你这个电池或者这个储能在这个场合不合适,寿命不好,供给不好,但是换一种场合,如果寿命不要求,它在那儿有用。必有长必有短,任何一种装置不是所有的性能全必备,那个需要他们搞电化学的研究,任重道远,估计20—30年都弄不好,我之所以说我们更关注这个方面,是在于现阶段电力市场也好,应用场合也好,可能是主要的市场,主要的市场要素比较明显,对储能技术要求也比较明显,所以我说更关注它,并不是说就靠它们,是这个意思,谢谢。
张静:本想再多留两个问题的机会,但是非常抱歉,因为我时间已经用完了,我觉得一个小时的时间真的很短,如果有什么问题,应该几位专家都还在,可以再交流。一个小时的时间真的是匆匆而过,我想我们在座的大家都能感觉到对产业发展的鼓励,对我们建设低碳、绿色能源体系的信心以及共建美丽中国的决心,虽然产业发展还有很多的问题和障碍,我们也都欣喜地盼望看到有进步,我们也是期望在不远的将来,储能实现商业化运转的同时,也能够给我们能源的发展添砖加瓦,今天我们的对话到此结束,感谢专家,感谢领导、感谢各位来宾、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我们来自产学研用方面的专家,给大家做的经验和分享,同时感谢张静理事长做了非常有质的提问和支持,感谢他们。这两天一直再消化分布式和储能,当然也是字面上的,通过参加今天这样的活动,通过专家的演讲,至少对我来说是一次知识普及,所以再次感谢主办方和我这样职业带给我这样的认识。各位也许对刚刚的演讲和对话还有一些疑问,接下来我们安排了二十分钟的茶歇环节,大家可以继续交流。茶歇过后,我们将召开江苏省分布式储能技术产业化应用示范成果发布。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