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会上,资源型城市太原破题产业转型升级,剑指水和大气污染防治。
前不久,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太原和广西桂林、广东深圳为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其中,太原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
24日当天,太原对外发布多项近期、中长期方案,直指生态环境治理、新旧动能转换。
历史上,作为中国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一五”时期,国家投资的156项重点工程有11项落地太原,创造了全国领先的发展速度,但长期累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使得太原经济增长乏力,生态日趋恶化。
数据显示,2015年,太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21平方米/人,为中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十六分之一;2016年,太原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是中国74个重点城市平均水平的1.41倍。
太原官方表示,长期以来的粗放发展和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剧上述困局。
在此背景下,作为资源城市可持续创新发展示范区,太原的转型路径广受关注。
当地官方表示,在着眼形成产业反哺生态、生态催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下,到2020年,太原PM2.5浓度要比2015年下降10%,二氧化硫浓度比2015年下降17%,城市生活污水实现全处理。
对此,中国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表示,建设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意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太原要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沟通,向国际社会分享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践经验。
其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合作高级政策顾问薄嘉德表示,太原选择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非常贴切。太原要以全球视野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帮助其它国家和地区解决可持续发展难题。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