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某大型户用光伏平台公司筹划逾5个月之久的“借壳”上市行动宣告失利。公告理由是:因标的公司资产状况比较复杂,被借壳上市公司认为目前收购标的公司的条件尚不成熟,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此事在光伏行业引起广泛的关切,因为该“标的”公司曾被认为是国内最有成功相的户用光伏平台。
据了解,该企业依托强大的民营巨鳄资本,建立一个集设备采购、金融放款、远程监控于一体的户用光伏集成平台,然后扶持代理商进行本地化市场客户开发、安装并网及运维服务。说白了,该企业扮演了银行的角色,等于变相成为大量户用光伏电站的投资持有方,而代理商只是围绕平台跑腿服务的,完全颠覆了国内户用光伏“销售式”商业模式。在去年刚推出的那会儿,一时风头无两,代理商排队来合作、行业大佬和媒体争相称赞,而市场开拓也是一路势如破竹!在完美的模式创新和业绩结果之下,连叫兽也暗自点赞。
去年曾跟该平台合作的一些区域户用安装商沟通过,他们有的很狂热追捧,要一口气多拿几个地方的代理;有的则觉得其要求过高,好不容易谈了100户屋顶,符合其条件的其实不多,中间利润分享又周期较长,风险很难掌控。也研究了该平台的一些合作文件,确实流程规范做的非常细,要求也非常高,估计很多没有在正规大企业呆过的乡镇安装商都看不明白(时不时蹦出一些英文简称),就跟我们去移动营业厅办手机卡签的那种协议类似。即使这样,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大问题,南方不行北方行、西方不亮东方亮嘛,谁也不能全通吃是吧。
去年底听到一些消息,说部分代理商过年聚集到平台公司要结算费用,我感觉其资金链周转应该有些紧张。说起来,做大型分布式光伏投资和EPC的企业没有资金链不紧张的,以前叫兽在某些光伏企业上班,被施工方堵门要帐已是家常便饭。这就是光伏行业的常态,因为其沉淀资金很大,又受国家政策和区域电网消纳影响,三角债太普遍了。
言归正传,如标题:这个公认最有成功相的户用光伏企业何以受挫?为什么人家会觉得户用光伏电站的资产状况比较复杂?很多人会觉得,中国农村的一小撮老百姓很难打交道,不是用法律和合同就能约束得了的,守约意识太差,他们很多都不用信用卡的,所以对信用这个东西也不是很在乎,你说签了分期合同又耐他何?别说屋顶上电站是你的,一不高兴就放狗出来了!
叫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社会政治生态比较熟悉。其实上述情况只是极少数,大多数老百姓都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只要我们在开拓农村户用屋顶电站的时候,让熟悉地头的代理商摸清情况,把他们剔除出去即可。
从此次事件,很多人会想到当年绿能宝“融资租赁”模式的败走滑铁卢。但我觉得其中有颠覆式创新的共同点,也有本质上不同的地方。绿能宝自身资本力量薄弱,主要靠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其商业模式设计也有缺陷,没有充分考虑到国家政策和电网结算周期的风险;而该平台企业的模式设计显然更经过了充分地调研,更贴合市场实际,也有更强大的资方背景,也许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所以,我们应该为锐意创新的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不能因为人家一些挫折就落井下石。这也是当代中国最缺乏的!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