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从谈“伏”色变到全面超越

   2018-06-04 e公司30050
核心提示:说起光伏产业,资本市场人士大多知晓这两件事。一是上海超日债券违约事件。这家较早从事太阳能光伏生产的民营企业,2012年3月发
 说起光伏产业,资本市场人士大多知晓这两件事。

一是上海超日债券违约事件。这家较早从事太阳能光伏生产的民营企业,2012年3月发行存续期限为5年的“11超日债”,因不能按期付息,成为我国债券市场首个公司债违约案例。

二是无锡尚德破产事件。这家昔日国内太阳能行业龙头老大,其创始人施正荣一度荣膺中国首富,2013年3月20日,公司因无力偿还71亿元巨额债务,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

这两件事隔得都不算远,但是给光伏产业带来的震撼极其巨大,真可谓风声鹤唳,近乎谈“伏”色变。不过,在这场行业大变革中,有的企业沿着“先烈”的脚印继续前行,通过技术革新,终于守得云开月出,通威股份就是典型样本。

作为传统的饲料养殖业,通威股份为何跨界进入光伏产业?通威股份董事长刘汉元告诉我们,他十多年前在北大光华读工商管理学博士的时候,开始思考国家能源战略大问题,并尝试做一些清洁能源的比较研究。他当时判断,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可能成为未来清洁能源当中的主角,于是在2007年尝试投资年产1000吨的多晶硅项目,然后通过技改、优化工艺流程,一发而不可收,产量不断攀升,现在达到20000吨规模;并在光伏行业颇为低迷的2013年,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收购陷入困境的LDK合肥的电池片工厂,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电池片行业翘楚。

刘汉元在其新著《重构大格局(能源革命:中国引领世界)》中,从大历史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思考。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昌智在序言中写道:“十年前,我国光伏产业落后于世界,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但在短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就完成了全面赶超。”

这是国内光伏行业大浪淘沙的十年,前浪已经倒在沙滩上,而后浪正席卷而来、战意犹酣。十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根据经济学最基本的量本利原理,成本足够低,才有利可赚。一个最直观的数据是:十年里光伏发电装机成本大幅降低,国内每千瓦建设成本从4、5万元降至4000-5000元,只有原来的1/10。与此相对应,近几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呈现“井喷”之势,连续几年位居全球第一。

技术,是这场变革的主要推手。“我们找不到任何一个产业,仅仅十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95 %以上的技术,我们中国人全部掌握;目前70%的制造端产能,是我们中国人做的,再过两年,这个比例可能达到90%。”谈起光伏行业的重新崛起,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自豪满满。

当然,光伏行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扶持。我们也注意到,国家对光伏发电的补贴正逐步消减,今年每度电的补贴平均下调了5分钱,而光伏业面临的大考是:如果国家彻底“断奶”,也就是实现平价上网,未来会怎么样?

业界普遍预测,再过两年多,也就是到2020年底,光伏发电就可以实现平价上网。对于这个时间拐点,刘汉元认为“基本上没有不确定性”。他解释说,今年3月到5月,光伏中标电价已降至0.31元-0.39元价格水平,与所在地区的煤炭脱硫电价大约相当。未来两年,光伏发电系统成本还会继续下降,届时东部地区的发电成本大部分都在0.3元-0.4元,西部光照好的地方会低至0.2元-0.3元,基本可以实现平价上网,所以大家现在都在与时间赛跑。

未来已来,光伏行业虽已走出阴霾,也绝非总是阳光灿烂。有分析认为,“站在分布式的风口,傻子都能赚钱”的时代结束了。从产业链端口——多晶硅生产领域看,全球洗牌仍在进行之中,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的几家知名海外企业仍然不愿放手。就技术层面而言,与芯片相类似,必须用赚来的钱投入下一代甚至下下代的技术研发。可以说,这是一场资金与技术的马拉松比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重蹈上海超日和无锡尚德覆辙,而继续留在赛道上的,才能展现“剩者为王”的光芒。
 
标签: 光伏 刘汉元 通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