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转眼已进入下半年。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依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6月,我国新增光伏装机2430万千瓦。
上半年亮眼的新增数据虽然昭示了行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记者注意到,与往年不同的是,目前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有了新要求。
国内光伏市场价格将会进一步下跌
根据国家能源局此前下发的相关通知,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很显然,之前高歌猛进、烈火烹油的光伏发展模式已然难以为继。
据相关机构预测,今年新增装机规模在3500万千瓦左右。然而,除去上半年的新增装机容量,今年下半年国内光伏市场空间也只有1000万千瓦左右,这其中还包括500万千瓦光伏应用领跑基地项目以及光伏扶贫项目。
业内人士对记者说,由于新建普通光伏项目已经没有补贴,下半年估计除了领跑者及扶贫项目,还会有很少一部分无需国家补贴光伏项目装机并网,国内光伏市场需求将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最近几年,由于我国光伏装机规模持续超预期增长,众多龙头光伏企业纷纷扩张产能。例如,隆基股份(601012)计划在2018年底把硅片产能扩张到28吉瓦;通威股份(600438)仅就包头和乐山两个10万吨多晶硅项目加之现有的2万吨产能,项目完成后通威股份多晶硅产能将超过保利协鑫位居全球首位。
产能扩张,产量增加。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1~6月,我国多晶硅产量14.3万吨,同比增加24%以上;硅片产量50吉瓦,同比增长38.9%;组件产量42吉瓦,同比增长23.5%。产能大规模增长的同时,市场需求却在逐步降低,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其中多晶硅产品价格就由1月的150元/千克降至目前的90元/千克左右。业界预计,下半年国内光伏市场价格还会进一步下跌。
光伏产业走到发展“拐点”
2017年,我国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其中,组件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1%,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场。
在国内光伏市场预期需求骤减、价格急剧下跌的情况之下,国内光伏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除中国外,当前世界光伏市场排名前三名分别为美国、印度、日本。其中,印度市场潜力巨大,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中国出口印度组件超过9吉瓦。今年1~5月,中国出口印度的光伏组件约为3.6吉瓦,占到总出口量的20.1%。
但是,7月30日,印度财政部税务局正式宣布:即日起,对中国、马来西亚及其他已开发国家的太阳能电池(无论是否封装为组件)征收25%的保障性关税。至此,国内光伏产品出口印度受限。
与此同时,欧美对我国光伏的“双反”还在继续,日本光伏市场因补贴下降已开始萎缩,这些新情况也意味着我国光伏产业在经历多年高速发展之后,走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拐点”。
降本增效是下半年光伏发展出路所在
国内光伏市场供需失衡、海外市场受限,下半年我国光伏产业出路在何方?“降低成本是光伏产业扩大市场的必由之路,而科技创新则是降低成本的根本路径。”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光伏市场需求急剧下滑,短时间里会给行业带来大洗牌,一些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较低、实力不够雄厚的中小企业,在这次大洗牌中可能会被市场淘汰。相反,那些技术水平较高、实力强的企业反而可以借此机会摆脱市场的恶性竞争,加快技术革新步伐,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升光伏发电竞争力,向高质量、高效率方向转型,获得新生。
工银国际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下半年预计转换率较高的单晶硅所受影响将会比较小,因为现在约九成的领跑者项目正使用单晶硅。另外,由于单晶硅转换率提高下将更容易实现平价上网,预期今年单晶硅的市场份额将增加至40%。
海外市场的不利局面该如何打开呢?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一方面光伏制造企业要利用WTO等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破解贸易壁垒,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还应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产品差异化,提高产品竞争力。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平台,国内光伏企业可以加大对东南亚等国家的出口力度,大力开拓拉美、澳洲、东非、西亚等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国对澳大利亚、墨西哥、巴西等新兴市场光伏出口量在快速增长。其中,1~5月我国对澳大利亚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13.3%。
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光伏企业最根本的还是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到质量更好、效率更高,这样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同时也能被全世界所接受。可以预见,下半年国内光伏产业降本增效步伐会进一步加快。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