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落款日期为5月31日, 多部委此前联合发布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也被称为“531新政”。其中,“暂停普通地面电站指标发放”、“分布式光伏规模受限”、“调低上网电价”等严苛的内容,也已开始逐步改变光伏行业命运。
相对于上半年风风火火的场景,光伏在2018年下半场可谓“一夜入冬”。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政策刺激阔步前行,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对政策的深度依赖也日益成为顶在行业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如“531新政”给光伏业带来的震荡冲击,则直接加速了光伏行业的补贴退坡,而没有补贴的全新光伏业,正在痛苦中挣扎走向新生。
对于长期依靠政策补贴的光伏产业而言,这并不是“断奶”,光伏产业在此前就有预警。据财政部统计,到2017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总额为1000亿元,其中光伏补贴缺口占到近一半份额,近500亿元。而在一些业界资深人士看来,新政也将被视作光伏从规模转向高质量、由疯狂回归理性的行业转折点。同时,这一政策被认为加速了光伏行业的补贴退坡,光伏企业靠补贴过活的日子将一去不返。
按照新政规定,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仅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的补贴力度。换言之,2018年有补贴的光伏新增并网装机规模将控制在28GW左右,从2017年的近54GW将直接“对半砍”。这也意味着全年指标已用完,明年政策又不清晰,业内都很茫然,不知道下一步走向如何。
“5·31”光伏新政发布后,其威力显露无遗。受惠于成本的持续下降和国内配额制预期,即使在“5·31新政”的约束下,上半年装机量依然不逊于去年。但截至目前,光伏行业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许多企业在新政后因订单减少而停工或削减产能。按照业界的说法,“一时让我们发了蒙,让我们几乎喘不过气来。”对行业发展来说,接下来光伏行业将会进行产业兼并重组,行业拐点即将到来。
在此背景下,新一轮产业洗牌已至,每一个光伏人都将或被动或主动适应新政开启的光伏新时代。无论是平稳增长还是大幅下跌,在此前已公布的上半年财报中,大多数企业都将“531新政”列入到了可能面对的风险之中。另据不完全统计,在新政出台仅一周的时间里,资本市场上超过50家光伏上市公司市值蒸发近827亿元。虽然多数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但增速已日渐趋缓。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净利下跌的幅度明显变大。由于光伏产业链下游项目受限需求骤降,传导至中上游,也引起了光伏组件、电池片价格纷纷下跌。尤其是组件企业,净利率已降至1%以下,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自此,叠加行业竞争加剧、补贴下降的双重情况下,光伏已步入微利时代。加之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光伏行业融资成本一直在上升,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也没有出现明显好转的迹象。部分光伏上市企业的业绩还有‘大变脸’的可能,此外部分光伏上市企业还可能面临现金流危机。
如何熬过平价上网前“倒数一公里”,成为异常艰巨的课题。在众多国内券商看来,2018年下半年在无补贴的模式下,未来国内若能够维持在年均46GW的装机量,光伏制造业的现金流有望扭亏为盈。受政策、行业发展环境影响,行业阵痛不可避免,未来光伏行业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将显露无遗。而更多无补贴项目将涌现出来,只不过大部分企业仍在寻找方向。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