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最近有关部门就“高补贴强度、低规模,还是补贴强度低点、但规模大一点”的问题挠头不已。笔者拙见:这是没有抓住问题实质的表现!
从宏观的角度看,一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它的上游、中游、下游各个环节协调发展,其中那个环节出现畸形(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问题。光伏产业亦复如是。但从微观来看,光伏产品的最终市场---光伏电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下游的光伏企业,其综合成本高于或等于运营收入,那么这个企业一、二年内关门倒闭是必然的事情。
一旦下游企业出现倒闭潮,中游的制造业、上游的研发还能独善其身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科学的政策应该趋向于保证两点:一是各个环节规模合理。不能搞成口大、颈细、肚子如鼓的饿鬼形状,也不能搞成口大、颈大、肚子如鼓的死胖子形状。二是各个环节匹配、合理的投资收益率。哪个企业投资都是希望要赚一点的,如果收益低于成本,谁还会去投资?产业当然凋敝。
可能有人说了,现实情况是:531新政后,市场增长规模还是很大的。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现象,主要原因是:光伏项目投资者不相信政府会采取“高速公路上急刹车”这样一种政策!为什么?这个政策不科学、不合理!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2018下半年的光伏项目投资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赌博性质的投资!赌什么?赌政策会变!这个情况在后面把地面电站、户用分布式电站并网截止时间改为630以后尤为明显。
所以,科学合理的政策是在保证投资企业合理投资收益的前提下管控规模和合理补贴。就整个行业而言,适量健康发展的企业比过量半死不活的企业要好的多!因为后者实属于饮鸩止渴的行为!科学合理的政策还在于精准测算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光伏电站建设运营成本,有利而非暴利,才是补贴政策的底线!毕竟国家当前是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