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10亿度售电量指标,2019年实现2200万营业收入。”
“这个目标太宏大了。”
这几天张亮参加了一场竞聘区域售电总经理的面试。一家已有一定规模的新能源企业决定逆势而行,投身售电,但根据张亮参与售电业务近三年的经验,公司定出的这个目标恐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8年上半年,业界常常讨论的话题是湖南不赚钱,安徽开启了软件大战,京津唐太难找到切入点……售电公司退出市场的消息此起彼伏,参与市场的公司中,有的因经营不善而关门,有的因母公司改变战略而离场,还有的因没能完成大股东当初定下的目标而遭遇撤资。
张亮似乎并没有因为谨慎而后悔。售电与前两年相比,必须更认真才能活下去。
eo了解到,这一年,售电公司仍然在默默耕耘,尝试开拓一些“实在”的业务,等待市场转轨。
对售电的投资热情降低并不完全是坏事,抛开刚开市时一本万利的心态,以己之力推动电力市场向前一步才是关键。与此同时,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似乎也已经开始重视市场化改革增量价值的搁浅风险。
2018年12月10日,国家发改委运行局组织召开了全国售电企业经验交流座谈会,十家不同类型的售电公司和部分地区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围绕有序放开售电侧业务、培育售电侧市场主体、提升售电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
会议指出,售电公司是市场化改革中的重要力量,应大胆探索,克服困难,找准定位,加强增值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寻找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
行业人士判断,一方面,售电行业将随发用电计划进一步放开、交易品种逐渐丰富以及现货试点的有序开展而经历更进一步优胜劣汰,专业化区别愈发明显;另一方面,经营风险增加,部分综合能源业务落地困难,价差也可能承受波动。
在历经准入数量、高利润率等“数字狂欢”的售电行业,2019的关键词将是风险管控。
零售市场监管加码
“宽进严出”是售电市场的显著特色之一。在垄断行业中引入社会资本,放下行政审批制而采用注册备案制,本身就是一大突破。但随着发用电计划放开规模逐步扩大,零售市场交易风险管控即成为一大课题。监管大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售电企业与用户间的交易行为进行规范,二是为不同资本类型的售电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据eo记者了解,山东、江苏等省区能源主管部门已设立备案核查机制。山东2018年对实际发生业务的76家售电公司开展备案审查,发现个别售电公司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或不规范、从业人员数量或条件达不到准入要求,及缺少支撑售电业务开展所必须的系统平台等情况,经过整改仍不达要求的进行了分类处理;江苏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人员变动未及时更新、电费结算不按合同执行、侵占用户利益等问题,对40家售电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截至目前,已有22家公司完成整改,4家公司尚未反馈整改情况,6家公司自愿退出,8家公司明确不参与2019年市场交易。
座谈会上,有售电公司代表提出,希望相关主管部门继续严格加强市场监控管理,严控相关主体利用自身的先天资源垄断优势和市场力,打压排挤独立售电公司,操控市场价格和交易。
售电公司准入的“数量狂欢”已经成为历史,合理定位、升级质量才有机会随批发市场转轨一起进入下一阶段。同时,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方向下,国有资本背景的竞争性业务或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
延伸服务有待增值
本轮电改启动以来,政府相关部门对售电公司寄予厚望,包括传统电力企业在内,或多或少都期待这个直接联系用户的主体能为电力能源产业链末端注入新的价值,以此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两年以来,为用户装表监测用电情况、“容改需”服务、对生产设备进行节能改造等业务可以说是售电公司的“标配动作”。也有部分公司“顺势”开展了以往未曾涉足过的业务。
比如,山西漳泽电力公司在2017年设立碳资产管理公司,依托电厂背景,为漳泽电力和晋能集团提供碳排放数据核查服务。此外,还与北京睿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发电公司AGC储能调频项目。
由于批发市场仍未能充分体现电力价格随供需信号和时空变化进行响应的特性,以赚取价差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经营模式还是让售电备受诟病。同时,多样化的延伸业务只能遵循旧有价格机制和商业模式,以目录电价为基准,给服务单个定价,难以形成综合效益。
有售电公司在座谈会上总结指出,综合能源、分布式能源、咨询服务以及金融服务等增值服务在目前的市场阶段仍未具备充足的落地条件。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售电公司拥有接触终端用户的良好机遇,是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到自身专业水平和市场地位的共同影响,参与市场建设的程度仍然不尽人意。
跨省区业务未成规模
全国各省区电力市场的进展不一,且各省级市场环境与规则千差万别,这使得大部分以省内市场为目标市场的售电公司投入增加,业务模式也难以复制。而小部分售电公司换了个思路,尝试开拓跨省跨区交易。
山东是最早试点跨省区“点对点”直接交易的省份。据相关主管部门数据,截至目前已有51家售电公司通过竞争获得代理跨省区业务。其中,北京融和晟源售电有限公司在跨省区交易领域已有所探索。公司官网及相关材料显示,2018年,公司通过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线达成国内首次由售电公司参与的点对点线上清洁能源跨省区交易,并协助四川水电企业与江苏、山东大型发电企业首次“川-苏”、“川-鲁”发电权置换交易。
而2018年以来,跨省区交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核定区域电网2018-2019年输电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8]224号),全国区域电网输电价格由单一制调整为两部制电价,即输电电价+容量电价;另外,锡盟特高压、鲁固直流市场化交易由电力用户和售电公司采用双边、竞价模式采购电力调整为电网企业统一集中挂牌的方式,对厘清电力价格传导机制产生一定影响。
除了零星的尝试,全国各地可再生能源、跨省区交易以及售电侧合同转让等普遍未将电力用户和售电公司纳入主体。作为联系用户与发电的纽带,售电公司本可以利用市场外的资源匹配发用双方,机动灵活地促成跨省区交易,但面临“点对点”交易的“收缩”趋势,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