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新政,被视为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急刹车”,对整个光伏产业的影响巨大。如果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对531新政的评价将会有无数种。但是其中一种是一定存在的,那就是531新政是对中国光伏产业的一次大浪淘沙、“去芜存菁”的过程,最终留下的将会是实力企业。
日前, “光伏变迁见证者”做的2019年组件产能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光伏组件的产能仍集中在传统的“豪强”手中。有人认为这些数据体现出一种态势——531之后,马太效应正在呈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甚至退出。
在上述的调查中,调查者共罗列76家企业,预估2019年国内组件总产能达到155.77GW。而调查数据中显示2019年产能不低于5GW的企业达13家,共计98.4GW,占预估总产能的63.17%,不到六分之一的企业生产出近三分之二的组件,大企业似乎真的变得越来越大。
以下的表格,或许会成为大家某些想法的佐证。
PV Infolink数据库显示的2018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名单中,晶科荣登榜首,晶澳、韩华紧随其后。在上榜的全球十大企业中,中国光伏企业占据了九个席位,隆基乐叶、阿特斯、东方日升等均榜上有名。相关分析显示,排名前十的企业的出货量占比接近全球总出货量的70%,这也暗含着未来光伏行业资源集中式的发展趋势。
而将两图对比,不难发现,2018年出货量大户仍旧“霸占”着2019年预估产能的前几名,名次、顺位等变化不大,也就是说,经过2018年531前夕的迅猛发展和531之后的“拟制性”成长,实力企业依旧表现强势。
同时,据业内人士透露,2019年由于新政迟迟不落地及国内市场的相对“低迷”,国内实力企业相继发力海外市场,并取得不俗成绩,上半年几乎都已满产,同时满足国内、国外市场需求。而二线企业由于实力所限,大多竞争国内市场,而相较一线企业,其无论产品质量还是品牌影响力方面都不占据优势,生存环境较为艰巨。毕竟我国作为光伏大国,市场庞大,即使实力企业,最多也是选择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不会留下更多的市场空间供二线乃至三线企业更广阔的纵深发展。
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及后续的相关政策,系列相对利好的政策能否给予光伏产业更多的信心,进而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给更多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暂时短时间内还难以实现,也许真如所说: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