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531周年记 | 光伏新人的亲历与反思:去补贴化下的光伏新生

   2019-06-03 华夏能源网32160
核心提示:2018年的531新政犹如一场寒风,让中国光伏市场仿佛一夜间进入冬天。而让光伏人感到震惊不仅仅是光伏补贴的下降和电站指标下发速
 2018年的531新政犹如一场寒风,让中国光伏市场仿佛一夜间进入冬天。而让光伏人感到震惊不仅仅是光伏补贴的下降和电站指标下发速度的缓慢,更是中国政府加速光伏市场化(去补贴化)的决心。
 
531之后,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户用光伏企业。除少数品牌抱着等待黎明的心态收缩坚持外,绝大多数企业都纷纷关闭户用业务,或者转型为工商业为主户用为辅来苦苦支撑。其次,以大中型地面(分布式)电站为主要方向的中小型开发建设企业,受到的冲击也是非常大,大量企业被迫转型收缩,甚至关闭。
 
受影响相对较小是大型光伏电站开发商,这些企业往往下属大型光伏集团或能源集团,御寒能力较强。实际上,由于补贴拖欠,融资困难等情况,多数大型开发商本来就在17年逐步收缩了国内电站业务,加上还有部分领跑者、扶贫项目,大大缓减了其受到的短期冲击,当然长期来讲其仍然受到影响。
 
从数据上也可以明显感受到531新政的巨大冲击:
 
● 2018年7月,当月新增装机7GW,环比下滑35.5%,同比下滑42.5%
 
● 2018年8月,新增装机仅为1.3GW左右,环比下滑81.5%
 
作为上游的光伏制造业也同样如此,短期受到了极大冲击,产能利用率、利润率大幅下降。2018年9月,多晶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环比下滑55.4%、68.0%、68.0%、60.3%。价格也相应的大幅下降。
 
这一切无不让人突然感到恐慌,特别是作为行业新人的我。但一段时间下来,回顾我过去的行业经历,再反思我在光伏行业的见闻,顿有所悟,哪个行业不是如此?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是伴随着危机前行的,真正表面没有危机的行业,往往是真正的危机四伏。
 
比如:钢铁、水泥、汽车、煤炭煤化工等等行业,十年乃至二十年来,无不伴随着各种危机,“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落后”、“新产品替代”、“全球化竞争”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危机四伏,但他们仍然在危机中不断革新、不断提升,变得愈发富有活力与竞争力。
 
我眼中的光伏行业的今天和环保行业的昨天
 
我是2013年加入光伏行业的。初入光伏,我就深深的被行业前景和肩负的历史责任所深深的震撼了,没有一个行业能有如此光明的前景和历史价值,更没有一个行业可以发展的如此迅速,能让全世界发达国家联合起来构筑贸易壁垒针对中国。
 
一些数字让我激动不已:不到10年,中国光伏从空白开始产量占了全球的70%以上,中国光伏电站开发更是突飞猛进,新增装机从0.5GW到50GW,100倍仅仅用了7年时间。最高峰时2017年占全球新增装机量的52%。
 
同样,中国光伏企业更是高速崛起,无论是在实业端、还是资本端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比如:我所在的爱康集团从成立到国内A股上市仅用了5年时间,营业额从1000万到10亿仅用了4年时间,十年时间,爱康已从一个专业制造光伏配件的公司,发展成为一个销售额超200亿的横跨光伏各个领域的大型综合光伏集团。
 



 
刚入行时,与一位老光伏聊天,他得意的让我猜,光伏最风光的时候2000万投资一条组件生产线,多长时间可以收回成本?
 
答案是半年。年200%的回报率,这个跟印钞也差不了多少了。
 
随着我深入这个行业后,我又看到另外一些数据。关键生产技术人员跳槽工资可以轻松翻倍,一些连合同都不会做、PPT都讲不好的电站开发人员,因为有一些地方关系,可以轻轻松松拿到上万元的底薪,加上提成常常可以拿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收入,一个热门地区电站一张路条,就可以让一个人轻松拿走一个动辄上亿投资电站项目10%以上的预算,他甚至可以做到0投入0风险。网络、展会、公司的热线电话,天天都有到处兜售路条、电站资源的人,热闹得像菜市场一样。国内电站年新增装量从10GW激增到53GW,仅用了3年时间。这一切热闹繁荣的背后却是数百亿的巨额补贴拖欠、大量电站的弃光限电、超20GW的无指标电站、近20%的新建扶贫电站发电低于设计值80%、远低于电池组件技术进步速度、运维管理水平层次不齐。
 
这些让我感到似曾相识,早些年的环保行业,也何尝不是这样。
 
当年由于高考成绩还不错(其实更主要是我是教职工子女),专业可以任选,我父亲就推荐我选环保专业,说这是朝阳产业、未来核心、市场巨大。从小就受到各种环保教育和宣传的我,也觉得有道理,就果断的选了这个专业。
 
但是到了我当时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的时候,却发现优秀的环保企业非常少,更多的是看似非常庞大非常厉害的环保企业,进入其内,才发现在金碧辉煌大楼的背后,却是极低的工资水平,粗放混乱的管理。研发实验室跟普通中学实验室一样简陋,这也是我后来离开了环保行业的原因之一。为什么外人看来如此朝阳的行业,如此兴旺、重要的行业,内部却是如此混乱呢?
 
三则故事带来的启示
 
三个亲历的小故事,也许可以让大家背后原因的一角。
 
我刚刚参加工作做技术服务的时候,去一个大型石化企业安装设备。在一个布满灰尘的房间,看到了一台内部崭新的与我们同类型、看起来高档得多的进口大型监测设备,我很是诧异。进一步了解才知道,这是两年前花了两百多万进口的监测设备。但在调试当天,一开机内部就有元器件烧坏了,一直调试无法运行。安装调试人员折腾几天搞不定,后面又换人来了一次,还是不行,就这样不了了之了。至于那台设备,就仿佛在世界上消失了一般,没人管理、没人提起,静静躺在那里两年,直到质保期过了,就又另外买了一套我们的设备。我在那边孤独调试了半个月,终于顺利运行,但从企业的关心情况来看,感觉我们这一套设备,未来也难逃上一套设备的命运。
 
一年后,我们在一个省会城市参与一个大型监测系统项目,老板通过关系找到当地一位市长向他熟悉一位副局长打了招呼,加上前期我们也做了很深入的技术沟通沟通后,从实力、品牌、方案上我们都明显占优。我们参与了投标,评标会上很快内线就传出消息我们中标了。但就在我们准备商量晚上去哪庆祝的时候。突然,急匆匆赶来另外一个主管副局长,进入评标办公室,把当时的评标专家小组,一通训斥(我们在走廊上都能听见),并指示重新评标。然后又是长达4小时的评标,所有参与单位,饿着肚子一直等到了深夜,结果才重新出炉,我们果然落标。事后投标总结,就一条,我们没有找对局长......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结果不外乎,我们的关系硬我们赢了,我们的关系不够硬输了,我们的关系差不多,所以项目平分。我负责的技术和商务,反而成为配角,最重要的不能出错,不能拖后腿。
 
长此以往,实在打击人的积极性,我就离开了那个公司,去了一家部位下面的三产公司,我负责商务部。 进来第一天,就有人悄悄的问我是什么背景,后来才知道,原来部门6个人除了我,不是某某领导的亲戚,就是某某老板的小蜜,真正做事的就1个半人(半个人是因为哪个人能力不行,但是的确也愿意做事),可以想见开展工作又多么艰难。你一位这样的公司肯定发展不怎么样,但恰恰相反,每年开开会,收收会费,各种企业的咨询服务费,领领政府各种补贴,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更多的故事有的是我道听途说,有的是不适合讲,所以就讲这些吧。当然要说明的是这些都是10年前的事情了,现在这样的情况肯定还会有,但是已经很少见了。但当时,就是这样的故事多了,最终让我黯然选择离开了北京、离开了环保行业。
 
故事背后的反思
 
从上面的故事反思,我们就可以看到其背后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当时,环保行业投入主要靠政府和国企央企投入和建设,每年国家投入上百亿的资金,全由政府和国企的少数人把握,就此产生了一条环保的食物链:政府、国企——有政府国企关系的大中型系统集成商——有政府国企关系的中小型型集成商和分包商企业——设备制造商、底层分包商、建设公司。从上而下的一层层瓜分这巨大的利润。而这一链条的核心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实力、不是服务和质量,而是关系。
 
竞争也更多的围绕着关系的竞争而开展,这样真正优质的集成商,技术领先的设备商,反而沦为底层,人才、研发、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造成当时环保行业畸形的根本原因。反观近年来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公众、企业的环保意识的加深,环保行业由原来政府事业,变成了企业需要;单纯政府投资补贴,变成了法律约束、市场经营,环保行业正逐步成为了真正市场化行业。最显著变化是,更多优质、具备先进技术的中小型环保企业开始崭露头角,更多海外集团、跨界资本也纷纷进入环保领域,环保行业越发生机勃勃。
 
回过头来看我们光伏行业,大量补贴就使用像激素一般强烈地促进了中国内地光伏市场的蓬勃发展,并在外部日益加剧的光伏贸易壁垒中,保证了中国光伏制造业的持续高速增长,保证了在光伏这个全球性战略行里业,中国的绝对领先地位。
 
但反过来,补贴的使用也削弱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对于光伏发电的能源属性,特别是投资方、补贴方、资源方、买电方多数都是国家相关等特点,非市场化影响因素就越发明显。早期电站项目的高额利润,让企业更加专注于追逐稀缺的项目资源(路条、土地)、资本操作,往往忽视了对于人才、技术、品质、成本的关注,让中国光伏电站开发,走上一条粗犷浮躁的发展之路,也造就了上面我看到的光伏圈奇怪现象与危机四伏。
 
去补贴、市场化的中国光伏新未来
 
“去补贴化、光伏竞价、领跑者、绿证交易、隔墙售电、跨区域输送消纳、减低电站非技术成本、消纳历史存量电站……”,531新政过后,国家多次组织行业专家和重点企业代表,进行深入调研与讨论,并出台了很多助力光伏市场健康成长的政策,让下游市场变得更加简单、更具活力、当然也更具挑战、竞争更加激烈!
 
也只有这样,健康、市场化的光伏行业,才会让更多真正优秀的企业通过竞争脱颖而出,让行业愈发健康活力;让更多行业外的优质企业人才加入光伏行业,更多新鲜血液的进入,也将带来更多的创新与变革;让银行金融机构对光伏行业更具信心,给予更大的金融支持力度,与光伏的金融属性高度融合,助力光伏腾飞。
 
就像531之后的爱康,抛去过去浮华,选择聚焦实业、回归制造,以发展高效电池组件为核心,全力提升生产管理水平,降本增效,通过更快更好的实现平价光伏,来赢得危机中未来。
 
作为一个光伏新人,某些程度上,我反而要去感谢“531新政”、感谢“海外双反”,正是它们让在温室里愉快成长的中国光伏,更早更直接的面对来自市场的挑战,让我们面对危机和竞争,努力成长、优胜劣汰,让一批真正优秀的企业带领中国光伏行业,在短暂的阵痛过后,迎来真正的辉煌,走向世界新能源行业的巅峰!
 
标签: SNEC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