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坎坷路
最为风光、财富最多的人,遭遇的挫折也最多。
“扬中三杰”之中,施正荣目前最为风光,财富最多。同时,他遭遇的挫折也最多。张凤鸣评价尚德的成功时说,时势造就了尚德的成功,其中幸运的成分偏多。
施正荣在澳大利亚的太阳能电池创业并不理想,这是他归国创业的原因之一。而2000年他回来的时候,国内的市场也不好。
尚德成立之初的两年,为了节省成本,以半价向一家从纳斯达克下市的公司购买了二手设备,但还是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几乎做不下去了。多亏董事长李延人上下周旋,让企业生存下来。据说,由于资金紧张,承揽公司清洁业务的清洁公司员工曾向施正荣当面扬言要“搬走设备抵债”。
当时的施正荣在无锡尚德,除了十几项专利外,几乎一无所有。徐成荣介绍说:“施博士真的很不容易,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几个创业元老都相继离开了公司,他一个人还坚持不撤。”在企业最危险的时候,一项政策救了无锡尚德。2003年,中央提出了西部广泛利用太阳能的计划。这让尚德的产品在国内市场有了销路。
而赵建华归国创业之初,也是颇受挫折。中电光伏的成功,也有一定的幸运成分。
由于乡土观念,赵建华把自己的创业地点选在了扬中。然而,扬中作为长江上的第二大岛,毕竟资源有限,加上资金等方面的困难,中电光伏一开始并没有发展起来。而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建华遇到了中电电气集团董事长陆廷秀,双方相见恨晚,一拍即合,由此书写了一段“智本”与“资本”结合的佳话,也成为中电光伏发展的转折点。
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股价一路狂飙。作为尚德的第一大股东,施正荣身家暴涨到近20亿美元。
4个月后,中电光伏也成功地与多家国际投资基金签约,融资9980万美元。
从同乡到同事,从创业伙伴到竞争对手,从同是技术精英到同是炙手可热的能源富豪。“扬中三杰”走过了一条耐人寻味的路。
最为风光、财富最多的人,遭遇的挫折也最多。
“扬中三杰”之中,施正荣目前最为风光,财富最多。同时,他遭遇的挫折也最多。张凤鸣评价尚德的成功时说,时势造就了尚德的成功,其中幸运的成分偏多。
施正荣在澳大利亚的太阳能电池创业并不理想,这是他归国创业的原因之一。而2000年他回来的时候,国内的市场也不好。
尚德成立之初的两年,为了节省成本,以半价向一家从纳斯达克下市的公司购买了二手设备,但还是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几乎做不下去了。多亏董事长李延人上下周旋,让企业生存下来。据说,由于资金紧张,承揽公司清洁业务的清洁公司员工曾向施正荣当面扬言要“搬走设备抵债”。
当时的施正荣在无锡尚德,除了十几项专利外,几乎一无所有。徐成荣介绍说:“施博士真的很不容易,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几个创业元老都相继离开了公司,他一个人还坚持不撤。”在企业最危险的时候,一项政策救了无锡尚德。2003年,中央提出了西部广泛利用太阳能的计划。这让尚德的产品在国内市场有了销路。
而赵建华归国创业之初,也是颇受挫折。中电光伏的成功,也有一定的幸运成分。
由于乡土观念,赵建华把自己的创业地点选在了扬中。然而,扬中作为长江上的第二大岛,毕竟资源有限,加上资金等方面的困难,中电光伏一开始并没有发展起来。而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建华遇到了中电电气集团董事长陆廷秀,双方相见恨晚,一拍即合,由此书写了一段“智本”与“资本”结合的佳话,也成为中电光伏发展的转折点。
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股价一路狂飙。作为尚德的第一大股东,施正荣身家暴涨到近20亿美元。
4个月后,中电光伏也成功地与多家国际投资基金签约,融资9980万美元。
从同乡到同事,从创业伙伴到竞争对手,从同是技术精英到同是炙手可热的能源富豪。“扬中三杰”走过了一条耐人寻味的路。
一个不被看好的产业
目前,这个市场是靠欧美发达国家的政策支撑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爆发是许多人都始料不及的。台湾能源专家黄秉钧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有一个朋友,想投资建一家太阳能电池厂,请他评估。他说了三点:太阳能电池每年降价10%;要实现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工厂要盖两年;全世界的市场集中在欧、美、日,且太阳能产业是靠政府奖励,市场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友人听了之后,放弃了投资计划。
黄秉钧说:“我觉得很对不起自己的朋友。如果这家公司设立,现在就算不是股王,也是股后。”光伏产业的突然爆发,应该感谢一位德国“贵人”:已经卸任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他曾领导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行“10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一年装设10万户,不仅给予无息贷款,还以保证价格收购发电20年。
其他一些国家也纷纷开始实施自己的可再生能源计划。意大利的“全国太阳能屋顶计划”,政府投入了5500亿里拉;印度政府在2002年就开始推广150万套太阳能屋顶系统。
现在,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地位已经从原来的补充能源上升为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在石油战争、能源危机、环保需求等因素影响下,各国的新能源政策提速,从而推动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茂迪公司太阳光电系统事业部总经理张咀亮说,“这个市场突然上升,我们常接到贸易商的下单,简直是天文数字。”
不过,尽管目前光伏产业十分看好,但仍有为数甚多的专家、学者及投资人,不相信太阳能会成为主流替代能源。在他们看来,风力发电仍是比较便宜的能源。有学者甚至放话说,除非油价飙到200美元以上,太阳能才有可能成主流。
对此,徐成荣的观点是,就市场而言,太阳能光伏企业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因为绿电的成本是传统电力的几倍,这种价格根本没有竞争力。所以说,政策是这个产业的支柱。目前,这个市场是靠欧美发达国家的政策支撑着。而长远来看,做大本国市场才是国内光伏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
目前,这个市场是靠欧美发达国家的政策支撑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爆发是许多人都始料不及的。台湾能源专家黄秉钧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有一个朋友,想投资建一家太阳能电池厂,请他评估。他说了三点:太阳能电池每年降价10%;要实现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工厂要盖两年;全世界的市场集中在欧、美、日,且太阳能产业是靠政府奖励,市场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友人听了之后,放弃了投资计划。
黄秉钧说:“我觉得很对不起自己的朋友。如果这家公司设立,现在就算不是股王,也是股后。”光伏产业的突然爆发,应该感谢一位德国“贵人”:已经卸任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他曾领导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行“10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一年装设10万户,不仅给予无息贷款,还以保证价格收购发电20年。
其他一些国家也纷纷开始实施自己的可再生能源计划。意大利的“全国太阳能屋顶计划”,政府投入了5500亿里拉;印度政府在2002年就开始推广150万套太阳能屋顶系统。
现在,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地位已经从原来的补充能源上升为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在石油战争、能源危机、环保需求等因素影响下,各国的新能源政策提速,从而推动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茂迪公司太阳光电系统事业部总经理张咀亮说,“这个市场突然上升,我们常接到贸易商的下单,简直是天文数字。”
不过,尽管目前光伏产业十分看好,但仍有为数甚多的专家、学者及投资人,不相信太阳能会成为主流替代能源。在他们看来,风力发电仍是比较便宜的能源。有学者甚至放话说,除非油价飙到200美元以上,太阳能才有可能成主流。
对此,徐成荣的观点是,就市场而言,太阳能光伏企业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因为绿电的成本是传统电力的几倍,这种价格根本没有竞争力。所以说,政策是这个产业的支柱。目前,这个市场是靠欧美发达国家的政策支撑着。而长远来看,做大本国市场才是国内光伏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
一种财富效应
一位国内太阳能光伏专家说:“如果没有国际市场的突变,尚德将会是一个死亡标本。尚德的爆发是一个奇迹,这种说法一点儿也不过分。”而如今,尚德效应已在市场上显现。国内光伏产业的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仓促上马的项目过多过滥、良莠不齐的隐忧。
徐成荣说,两个工程师,5000万资金就可以上一条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线,而产品无论好坏都能卖得出去。这样一种产业状态,根本无法抑制资本追逐超额利润的冲动。目前这个产业还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由于技术门槛过低,现在国内的太阳能电池企业还在迅速增加。
与徐持相同观点的是中国太阳能学会光伏专业委
一位国内太阳能光伏专家说:“如果没有国际市场的突变,尚德将会是一个死亡标本。尚德的爆发是一个奇迹,这种说法一点儿也不过分。”而如今,尚德效应已在市场上显现。国内光伏产业的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仓促上马的项目过多过滥、良莠不齐的隐忧。
徐成荣说,两个工程师,5000万资金就可以上一条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线,而产品无论好坏都能卖得出去。这样一种产业状态,根本无法抑制资本追逐超额利润的冲动。目前这个产业还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由于技术门槛过低,现在国内的太阳能电池企业还在迅速增加。
与徐持相同观点的是中国太阳能学会光伏专业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遇本文系为网络转载到本站发表,图片或文章有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客服确认后会立即删除文章。
如遇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遇本文系为网络转载到本站发表,图片或文章有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客服确认后会立即删除文章。
如遇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更多>同类资讯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