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财政部等三部委下发的相关政策影响,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普遍弥漫着悲观情绪,不少人惊呼,光热将要“凉凉”。
虽然当前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巨大、去补贴是大势使然,但对仍处于发展初期的光热行业直接“断奶”还是出乎很多从业者的意料。
培育多年、已初步发展成熟的光热产业链在2021年后很可能将陷入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
利好的一面是:政策相当于将第一批示范项目的投产时限延长了3年(由2018年底延后到2021年底),有利于存量首批示范项目继续推进。
存量光热示范项目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推进产业链发展成熟,同时在已建成项目所取得的建设和运维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光热发电成本尽快下降。
除了继续加快推进存量示范项目,已建成光热示范项目的表现也非常重要。这些项目需要积极调试,尽早达到设计参数,拿出有说服力的数据来给决策层以更多信心,以期在十四五规划中为光热发电行业争得更多机会。
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在春节期间传来喜讯,该电站2020年首个发电月度发电量达成率达到了100.99%,也是该电站投运以来月度发电量达成率首次超过100%。相比国际范围内已投运的其他大型商业化光热电站,该电站达到上述目标所用时间大大缩短,完全体现了中国速度,并验证了中国自主的光热发电技术。
图: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光热发电产业链已经建立完成并初步成型,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为推动光热发电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除了服务国内有限的示范项目以外,从设计到安装、以及部分配套装备,产业链各环节企业都已经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光热市场。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学者Johan Lilliestam此前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光热示范电站建设成本比其他国家平均成本低40%,并建成了一个颇具价格竞争优势的本土产业链。在2018年全球在建的大约1.6GW光热发电项目中,有一半以上为中国企业参与开发或建设的项目,中国企业的参与使得全球光热发电的LCOE降至10美分/千瓦时以下。
从政策方面来看,期待中央财政补贴已无望,如希冀地方政府来接替补贴对于光热来说也不太现实。与同被停补的海上风电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同,适合发展光热的西北地方财政并不富裕,能够给予的支持预计将非常有限。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光热发电热土此前均已规划了较大的光热基地,可见当地是比较希望推动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的。在各地均已有项目成功并网的前提下,再加上投资额巨大的光热发电项目可为项目地政府招商引资、税收、就业等带来一定积极作用,地方十四五规划能否从土地、税收和融资方面给予一定支持也值得期待。
同时,从未来电力市场发展来看,目前的电力市场还是电量市场,随着电力市场的完善,发用双方将签订负荷曲线,这对发电侧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此时光热稳定性的优势将有所体现。
总的来说,目前直接判定光热发电行业死刑仍为时尚早,光热发电行业当前需努力做好首批示范项目,同时着眼于大的能源市场环境,为2021年后的光热发展积极寻找出路。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