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一代高效光伏电池中的佼佼者,异质结HJT 电池具备转换效率高、提效空间大、发电能力强、工艺流程短等多重优势,目前正受到产业资本的高度关注。在HJT电池转换效率23.5%、25 年功率衰减8%、4%发电增益的假设下,判断HJT电池非硅成本的临界范围约0.4-0.5 元/W,预计当异质结电池性价比优势逐步显现之后有望实现对主流路线的替代。
HJT 电池实验室转换效率突破25%:含本征非晶硅薄膜的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HIT/HJT)电池由于非晶硅薄膜优秀的钝化效果,转换效率近年在晶硅电池中位居前列,纯HJT 电池的实验室转换效率已达到25.11%。
异质结是平台级技术,技术与工艺的延展性拓展提效空间:除提升自身性能之外,HJT 电池可通过与其他技术路线或工艺的叠加提高转换效率。目前结合IBC 结构的HBC 电池已实现实验室26.63%的转换效率,与钙钛矿组成的叠层电池转换效率有望提升至30%以上。我们认为技术和工艺的延展性使得HJT 可被视为光伏电池片的平台级技术。
多重优势加持,产业化热情逐步上升:HJT 电池具备生产流程较短、温度系数良好、基本无光衰、双面率高等多方面优点。近期随着试验产品转换效率逐步提升及制造设备降成本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内对HJT 电池产线的投资热情逐步提高,目前全球已有约5GW量产与试验产能。
高转换效率与强发电能力支撑组件溢价:通过电站收益测算并结合产业实际,可以得到在同容量场景下,HJT 电池转换效率每提升1%,异质结组件合理溢价增加0.05-0.06 元/W,在同面积场景下,合理溢价的敏感度则提升至0.15-0.16 元/W;同时HJT 电池抗衰减性能可为组件提供约0.08元/W 溢价;而发电增益每提高1 个百分点,组件溢价可增加约0.03 元/W。在HJT 电池23.5%量产转换效率、25 年功率衰减8%、4%发电增益的假设下,我们认为目前HJT 电池在组件端可享有约0.25-0.39 元/W 的溢价空间。
组件溢价构建HJT 电池非硅成本空间:在合理的组件溢价空间下,我们测算得到当前HJT电池的非硅成本相对于单晶PERC电池可高出0.18-0.27元/W,对应HJT 电池非硅成本约0.41-0.50 元/W。我们预判HJT 电池非硅成本的临界范围约为0.4-0.5 元/W,如非硅成本下降至临界范围,HJT 电池有望实现对于单晶PERC 的替代,或复制单晶PERC 的产能扩张进程。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