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技术、标准、模式不给力 光热建筑一体化政策“一头热”有啥用?

   2020-04-08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 作者:张金梦12180
核心提示:调查显示,不少光热建筑一体化项目实际节能效果只有30%左右,远未达到50%60%的设计目标。多年来,受政策热捧的光热建筑一体化发
调查显示,不少光热建筑一体化项目实际节能效果只有30%左右,远未达到50%—60%的设计目标。多年来,受政策“热捧”的光热建筑一体化发展仍存在技术标准更新慢、用户积极性低、企业缺乏改进动力、建筑与光热系统未真正融合等诸多掣肘——

所谓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下称“光热建筑一体化”),即为太阳能热水、采暖等系统与建筑的有机结合。相关数据显示,其可降低60%的建筑能耗。也正因此,光热建筑一体化成为近年来各地打造绿色低碳建筑的重要抓手。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山东、江苏、河北等省份,以及合肥、深圳、运城等市均已颁布实施强制或鼓励推广光热建筑一体化政策。

就在3日17日,石家庄市住建局印发了关于《2020年全市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工作方案》的通知,再次明确“加强可再生能建筑应用,强制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85%以上”。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过多年发展,尽管光热建筑一体化在全国已形成普遍推广之势,新建建筑太阳能利用系统应用面积不断扩大,但透析各地发展实际,目前光热建筑一体化发展仍存诸多乱象,以致节能成效大打折扣。

成各地“强推”的建筑节能举措


记者了解到,我国光热建筑一体化的概念早于2001年就被正式提出。2012年,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强制推广光热建筑一体化。根据文件要求,凡全年日照时数大于2200小时的地区,都应在2014年前出台措施,在具备条件的民用建筑上进行强制推广。

次年1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同样指出,太阳能资源适宜地区应在2015年前出台光热建筑一体化的强制性推广政策及技术标准。

“强推令”下,各地市纷纷出台政策,抢占光热建筑一体化发展先机,并将光热建筑一体化作为城市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转型的有效举措。

比如,河北省住建厅发文确定将邯郸、张家口两市作为强制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安徽省合肥市出台的《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标准》要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建筑工程中应用太阳能利用系统纳入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规划区范围内新建十二层及以下居住建筑,鼓励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建设。

山东省住建厅更是提出了推动太阳能、地热能等在建筑中的深度复合利用,提出100米及以下住宅和集中供应热水的公共建筑全部推行光热建筑一体化。新建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施工、验收、投入使用。之后,潍坊、枣庄、东营、济宁等地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标准与实施细则。

不难看出,推进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已成各地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有效举措。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底,我国太阳能热利用集热面积要达到8亿平方米,推广光热建筑一体化已成大势所趋。

技术、标准、模式制约节能成效

在政策“帮扶”之下,近几年,与太阳能利用系统建筑应用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产业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建立,新建建筑太阳能利用系统应用面积不断扩大。

2016年,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进展专项检查情况通报中显示,全国新增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2亿平方米以上。

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深圳市完成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建筑示范项目250栋;2017年,江西省住建厅下发《江西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全省共完成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示范面积1143.23万平方米;2019年,淄博市高新区超额完成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任务建筑面积。

但在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焰华看来,截至目前,光热建筑一体化发展虽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光热建筑一体化牵涉到各地推广政策、开发商、设计院、投资商及用户等多主体、多层面,目前,关于光热建筑一体化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发展光热建筑一体化没有统一规范和持续的政策,采用的技术和系统形式也有待改进和完善;大多数城市屋顶所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形式多样、造型各异,其产品技术水平及实际应用效果也参差不齐;从开发商角度来看,光热建筑一体化的推行增加了开发商的建设、管理、投资成本,导致其开发积极性不高;此外,城市中高层或超高层住宅屋顶可供敷设太阳能集热器的面积较小,较难实现众多住户集中式太阳能光热系统热水供应。”陈焰华说。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太阳能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昕宇补充说,目前,住宅建筑尤其是高层住宅中的太阳能产品都是开发商“白送”的,导致住户对太阳能产品的质量关注度不如自行购买的高,同时由于低价中标,太阳能产品企业缺乏改进产品性能的动力。多年来,太阳能产品在形式上没有太大突破,性能也没有明显提高,从而降低了居民对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满意度,距离实现真正的光热建筑一体化还有一段距离。

此外,不少业内人士还指出,由于建筑行业对太阳能系统缺乏了解,建筑设计往往与太阳能系统设计“分离”,对太阳能系统在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季节的运行缺少可靠的技术支撑,与建筑能够较好结合的太阳能技术的研究尚待加强。

相关调查显示,在不少建成的光热建筑一体化项目中,原本设计为50%—60%太阳能光热利用率目标,实际节能效果却只有30%左右,太阳能光热系统的实际节能效果远未达到设计要求。

光热设备与建筑应避免简单“相加”

“太阳能系统供热等效果大打折扣的根本原因是很多地区推广光热建筑一体化只简单地把太阳能设备与建筑‘相加’,实际上太阳能设备与建筑并未真正融为一体,不仅影响了建筑的美学效果,节能效果也远达不到预期设计。”浙江柿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唐玉敏说。

他补充道:“真正的光热建筑一体化应是太阳能技术、产品与建筑融为一体,将太阳能视为建筑构件元素应用,使太阳能利用系统成为建筑中的一面墙、一片瓦、一块砖。”

张昕宇同时指出,太阳能光热系统与建筑要实现真正一体化,需要从项目规划阶段起就统筹考虑太阳能光热系统应用,然后将其贯穿到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等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使太阳能热水系统物尽其用,充分发挥节能功效。

对此,唐玉敏特别强调,国家政策应即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规范光热建筑一体化实施细则,出台公正、科学的光热建筑一体化行业技术标准。

陈焰华说:“为进一步促进和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我们目前正在推广曲面吸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垂直安装)或通过相变实现集热储热一体化的阳台壁挂式(取消储热水箱)太阳能系统,将太阳能光热板与阳台栏杆、墙面相结合,竖直安装消除了外挂安装的安全隐患,实现了光热一体化分户供应,更安全、更方便。”

提及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的未来发展,陈焰华表示,太阳能企业应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强技术研发和提高现有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与建筑设计部门的技术交流,加强与开发商的沟通和合作,因地制宜地推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多种形式应用,同时希望国家及各地政府层面、开发商、建筑设计部门、投资商、生产企业、居民用户共同发力,促进光热建筑一体化的规模化应用,实现理想的节能成效。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