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资本邦讯,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高测股份”)科创板IPO回复首轮问询。
在科创板IPO首轮问询中,上交所主要关注公司股权结构、核心技术、业务、公司治理独立性、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风险揭示、其他事项共计七大问题,涉及新增股东、新三板挂牌、专利、客户、环保、税收优惠与政府补助、行业竞争、市场地位、业务拓展、毛利率、期间费用、媒体质疑等共计31个问题。
具体看来,关于最近一年新增股东,招股说明书披露,最近一年通过股票发行新增股东潍坊善美;通过股份转让新增股东劲邦劲诚、郭传海、易海波。请发行人披露潍坊善美、劲邦劲诚的普通合伙人的基本信息。
上交所要求发行人说明最近一年内引入新股东的原因,有关股权变动是否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是否存在争议或潜在纠纷,新股东(包括其直接和间接股东)与发行人其他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本次发行中介机构负责人及其签字人员是否存在亲属关系、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输送安排。
高测股份回复:2019年3月引入新股东原因,因“531光伏新政”冲击,公司面临短期运营资金紧张的问题,拟定向发行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18年下半年,公司通过市场化询价方式寻找投资者进行投资。公司在2018年下半年与超过30名专业机构投资者进行沟通,大多数投资者认为“531光伏新政”对行业的影响是长期性的;红线资本认为该政策影响是短期性的。因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及公司所处行业未来的发展且资金实力较强,红线资本遂通过设立潍坊善美全额认购公司定增股份。
关于行业竞争和发展趋势,招股说明书披露了下游光伏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光伏行业近年来的每一轮政策调整带来的冲击都只是短期扰动,不会改变光伏行业内在的技术驱动属性。每轮行业洗牌,优质企业都能通过研发创新来提质增效,依靠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来控制成本渡过调整期,并且在下一轮的行业复苏时,依靠技术优势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对未来的预测也较为乐观。
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1)2018年“5.31”新政对行业的冲击是否仍属于短期扰动,未来行业是否能支撑公司的预计,如不是,要求修改招股说明书相关表述;(2)2019年下游硅片产业产能扩张是否可能导致进一步的产能过剩,国内“弃光”的比例是否可能进一步上升,国外光伏补贴是否也呈下滑趋势,行业剧烈变化对发行人的影响及发行人的应对措施。
高测股份回复:公司的光伏切割设备和切割耗材业务处于光伏产业链上游,下游主要客户为光伏硅材料制造企业,光伏切割设备业务主要受客户硅棒、硅片环节的扩产意愿和扩产实施进度影响,光伏切割耗材业务主要受客户的开工率和硅片产品的市场需求的影响,而下游客户的扩产计划、开工率和硅片产品的市场需求取决于国内外光伏应用市场的新增装机规模。补贴政策的变化通过影响新增装机规模进而影响公司下游客户的扩产意愿及开工率,从而传导影响公司光伏切割设备及切割耗材产品的市场需求。
虽然2018年“5.31”新政的出台使得短期国内市场装机规模出现了一定下滑,对行业短期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但政策的不利影响在短期内基本得到了市场的消化。2019年以来,随着平价上网项目试点和补贴项目竞争配置等政策的落地,我国光伏发电已处于“平价上网”过渡阶段,政策影响逐步减弱;市场供求关系改善,行业已逐步回归正轨。
2018年“5.31”新政出台以前,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全球领先,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光伏发电弃光问题显现以及补贴需求持续扩大等问题,影响了光伏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针对上述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2018年“5.31”新政从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并降低补贴强度、进一步加大市场化配置项目力度等三方面,对2018年度的政策安排进行了调整和规范,导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规模锐减,进一步导致组件产品市场需求下滑,并向产业链上游电池、硅片环节传导,导致硅片等光伏产品价格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进而导致公司下游客户扩产计划取消或延后、开工率显著下降,从而对包括公司在内的全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造成了不利影响。
自2018年“5.31”新政出台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涉及平价上网项目试点和补贴项目竞争配置等政策,标志着我国光伏产业已由依靠国家政策扩大规模的发展阶段转变到通过提质增效、技术进步逐步摆脱补贴并由市场驱动发展的新阶段,政策变化对于市场需求的影响逐步减弱。
2019年我国第一批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申报数量达到168个,累计规模达到14.78GW,我国第三期内蒙古达拉特、吉林白城、江苏泗洪3个光伏发电领跑奖励激励基地的中标电价均接近当地煤电标杆电价,其中内蒙古达拉特基地的中标电价还略低于当地煤电标杆电价,目前我国光伏发电已处于“平价上网”过渡阶段,2019年也成为我国光伏产业开启“平价上网”的元年,随着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十四五”初期我国光伏发电将逐步全面实现平价。
综上,从政策层面来看,2018年“5.31”新政对行业的冲击仍属于短期扰动,国家陆续出台系列政策加快推进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行业政策对市场需求的影响逐步减弱。
目前,全球光伏产业呈现总体产能“阶段性过剩”和高效产品供给相对不足的“结构性过剩”二元结构。2019年,下游硅片新增产能为先进高效产品,属于市场供给存在缺口的产品,产能扩张不会导致高效产品产能过剩。
从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来看,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新兴市场拉动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光伏产业已由政策驱动发展阶段进入“平价上网”过渡阶段,光伏企业必须通过降本增效来提高光伏电站的经济性。
因此,市场需求结构“产品单晶化、电池高效化”成为行业主流趋势,单晶高效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光伏行业2019年回顾与2020年展望》数据,2019年单晶硅片市场占比首次超过多晶,达到约65%。
从总体供给来看,截至2018年底,全球已建成硅片产能约为161GW,2018年全球硅片产量约为115GW,同比增长9.3%;从供给结构来看,2018年全球硅片产能中,单晶硅片产能约72.1GW,占全球硅片总产能的44.7%;2018年全球电池产能中,PERC等高效电池产能约65.7GW,占全球电池总产能的37.8%。
因此,目前多晶及常规普通产品仍占据了市场产能的绝大部分,与市场需求结构“产品单晶化、电池高效化”的趋势相比,高效产品的市场供给相对仍显不足。
从市场供求关系及变动情况来看,目前全球光伏产业呈现总体产能“阶段性过剩”和高效产品供给相对不足的“结构性过剩”二元结构。即从外部供需总量来看,下游应用市场持续稳定增长的预期,引导上游产能建设速度通常会领先下游需求,因此静态来看行业总体产能在某一时点会存在一定过剩,但从动态发展来看,随着下游市场规模的扩大,上述“闲置产能”将逐步转化为市场有效供给,以2016年为例,全球硅片和组件已建成产能分别为100GW和123GW,均高于当年73GW的新增装机规模,而到2018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已增长至106GW,原有“过剩产能”已基本实现供需平衡甚至略有短缺,因此行业产能过剩更多体现的是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过剩”,并且适度的过剩还有利于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和技术进步;从供需内部结构来看,补贴“退坡”和“平价上网”目标驱动行业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是2016年以来成本降低和转换效率提升的速度明显加快,市场产品需求高效化趋势明显,而2018年市场单晶产品和高效电池产能占比仅为44.7%和37.8%,行业中大量产能的技术指标已无法满足市场主流需求,逐步沦为落后、无效产能,先进高效产品产能的供给则显相对不足,因此行业产能过剩还体现在存量“结构性过剩”,高效低成本的单晶硅片产能存在缺口。随着行业技术升级进程加快,高效产品对于先进产能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
从实际产能扩张情况来看,2018年四季度以来电池新增产能逐步释放,高效电池片产能供应不足情况得以缓解,叠加海外需求持续增长,使得客户对单晶硅片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加之2019年上半年硅片新增产能有限,综合作用下导致2019年单晶硅片供应偏紧,其价格在2019年一季度淡季仍小幅上涨。目前,全球领先硅片生产商在光伏行业内在技术驱动属性的引领下,通过先进高效产能的分阶段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扩大产能优势抢占更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凭借不断为市场提供高效低成本硅片,引领下游组件产品的提质增效,推动“平价上网”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光伏发电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以开启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