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光伏、风电行业加快复产 但海外市场供应链等面临挑战

   2020-04-29 人民日报23220
核心提示:4月18日,江苏滨海南H3项目首台风机完成吊装。160米昆仑山下,中车株洲所陆上3兆瓦160米直径风电机组吊装成功,刷新全球陆上已装
4月18日,江苏滨海南H3项目首台风机完成吊装。

160米——昆仑山下,中车株洲所陆上3兆瓦160米直径风电机组吊装成功,刷新全球陆上已装机最大叶轮直径纪录;

5天——浙江岱山县,40余艘大小船只穿梭海面,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中广核正以5天一台风机的速度安装,计划10月底前完成全部54台风机的安装,项目投运后年发电量可达6.1亿千瓦时;

40平方公里——青海共和县,40平方公里、约5600个标准足球场大的光伏项目施工现场,打桩机隆隆作响,6000多名施工人员忙碌而有序,“即将完成43万根基础桩的施工,为‘青电入豫’做好准备。”项目机电安装方黄河电检公司副总经理芦彪说。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风电、光伏行业好消息频传。近年来,“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清洁替代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风电、光伏行业如何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当前又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记者调查采访了相关企业和行业专家。

制造企业动起来、项目建设干起来,“风光”行业共克时艰

3月26日,随着最后一根长72.5米的叶片徐徐上升,在近百米的高空与机舱精准对接,龙源江苏海上射阳项目又完成一台风机吊装。至此,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所属在建32个、221万千瓦风电项目全部复工。

“春节前,我们计划24个项目2月初复工,但截至2月底,实际复工项目仅12个。”厂家设备难以按时到场、现场复工人员有限,导致工程进度推进缓慢,这可急坏了龙源电力工程部主任陈强。

耽搁的时间必须抢回来!调整设备供货、优化施工安排、项目所在地定制跨省“直通车”接送员工……多方助力保障项目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施工。“不少项目要赶在今年年底前并网才能按原计划享受补贴,原本1年的工期缩短至9个月,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保质保量完成!”陈强和他的同事们铆足了劲。

调查中记者发现,面对疫情带来的一系列挑战,风电和光伏企业各显神通、共克时艰——

缺车间员工?共享!

近1000名员工中,七成左右来自外地。2月10日刚复工,位于浙江象山县的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锦浪科技面临返岗率严重不足的难题。“县里一些服务企业开不了工,员工闲置,外出务工人员也宅在家,能不能共享?”有人提出。

从最初的23人,到70人、100人……通过共享模式,越来越多的员工加入,冷清的车间热闹起来,再加上老员工陆续返岗,企业在短短两周内产能提升至100%,一季度订单及产销量实现“开门红”。

缺周转资金?抱团!

“感谢帮忙解了排产供货资金流的燃眉之急。”3月18日,金风科技收到了两家供应商的感谢信。疫情给部分风电行业上游供应链企业的现金流周转带来压力,金风科技借助自身授信优势,已协助7家供应商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款项超过3.6亿元,保障供应链企业正常生产运营。

缺防疫物资?转产!

疫情防控中,口罩成为紧俏物资。3月初,从设计组装100多米高的风机到生产巴掌大的口罩,远景科技集团用15天建成了口罩工厂。印着“期待天晴、微笑相见”字样的一盒盒口罩在捐助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同时,也运往风电上下游产业链企业。

防疫生产两不误,风电、光伏行业生产秩序加快恢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旬,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复产率约为90%、项目建设复产率约为80%。

和风电一样,当前光伏制造企业复工复产也加快推进。“前期原料供应、物流遇阻等问题明显改善,制造企业接近全面恢复,但项目建设涉及土地政策、场内建设、场外线路等,3月中下旬才逐渐恢复。”工信部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介绍。

海外市场前景不明、供应链不畅等因素给行业带来挑战

“1、2月份被海外客户不停催单,怕我们供不上货,到了3月份却陆续收到取消或延迟订单的通知,仿佛坐了回过山车。”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有些无奈。

随着境外疫情蔓延,项目建设延期,数家能源研究机构下调了此前对于全球风电光伏新增装机的预期,海外市场前景不明给行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以光伏为例,我国是全球最大光伏产品生产国,2019年组件出口量占产量的67.5%,主要龙头企业出口占比均在70%—80%左右。行业调研显示,受疫情影响,欧洲、亚太、北美等重点光伏市场陆续有项目延期出现,要求国内延期或暂停订单交付,部分一线组件企业的供货需求下滑10%—20%。“进入4月份,明显感觉到一些光伏组件辅材厂的生产在放缓。”吕芳说。

据了解,当前风电制造所需巴沙木、聚氯乙烯等原材料以及主轴承、齿轮箱轴承、IGBT芯片等部件的进口已经受到影响,预计会持续到今年第二甚至第三季度。“海外大件零部件运输效率仍然不高,运输费用也出现了较大涨幅。以空运为例,由于航线紧缺,很多部件的运输费用呈翻倍级增长。”金风科技国际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光伏制造业所需的银粉等原材料也出现一定短缺和供应延迟。

对于国内项目建设而言,受疫情影响如期并网面临一定压力。光伏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19年光伏竞价项目约10吉瓦(这一规模相当于去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的约1/3)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并网,如果无法在规定时间节点前并网,意味着不能享受核准时的补贴电价。

调查中,不少风电、光伏企业建议,对并网期限进行适当延期,比如将2019年光伏竞价项目并网时间延长一个季度。“这部分竞价项目是按照‘以收定支’原则确定的规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延期,不会额外增加补贴压力。”吕芳介绍。

面对挑战,风电光伏企业对于发展前景依然充满信心,积极寻求突围。“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大势所趋,既能创造就业、拉动经济,又能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空气污染问题。”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说,企业已动态调整项目建设计划,保证现有资源的高效运转;同时也在进行全年供需匹配及差异分析,确保客户需求的有效实现。

“我们将积极加大关键原材料特别是进口电子元器件的储备,减少不确定性。”锦浪科技董事长王一鸣认为,接下来海外市场将不可避免受到一定影响,企业会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国内市场,“二季度国内市场特别是分布式市场(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市场)迅速启动,可以弥补海外市场的损失。”

克服了危即是机,“风光”行业可以更风光

在吕芳看来,“十四五”时期是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窗口期,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增长空间仍然巨大,“企业不妨好好研究如何练好内功,更加从容地渡过难关。”

——抓住智慧能源机遇,开拓国内市场。

一台风机有约600个传感器!在数字化模型帮助下,远景智能风机能够快速感应自身状态和外部环境,发电效率比普通风机提高15%—20%;不仅如此,基于智能物联操作系统的智能算法,还可以通过波形、趋势分析等进行智能诊断,减少故障停机带来的发电损失,让风机学会趋利避害。

“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软件创新,提高风电机组全生命周期的发电量,对于提升竞争力十分重要。”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测算,相对初始投资而言,提升1%的发电量,相当于每千瓦降低约100元的造价。

不仅是风电,“光伏+5G通信”“光伏+建筑”“光伏+制氢”……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光伏与相关技术和产业融合拓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生机勃勃。

——持续降本增效,提升行业竞争力。

4月18日,在江苏协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全自动硅片分选机正在对硅片的外观、尺寸等指标进行分类,对电阻率、少子寿命等电性能方面的参数自动分档。面对硅片市场需求减弱的挑战,企业正加快产业技术革新。“我们依托自主创新填补国内空白的颗粒硅新工艺,量产后将使光伏上游材料端制造成本下降50%以上。”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介绍。

调查中,有专家提出,土地、税费、融资等非技术成本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这方面有赖于相关政策支持。以融资成本为例,从全生命周期看,目前大多数风电发电企业的融资成本占度电成本的比例普遍达35%左右,仍然较高。“根据测算,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可以提高约2个百分点。”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说。

——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加强国产化替代。

“从中下游结合情况看,我们还没有形成高效联动。产业链各环节对市场环境波动认知不统一,容易造成脱节。”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咏梅建议,风电行业应该建立更对称的产业联动机制、协调发展。

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供应紧张,也可以成为国产化替代发展的契机。“疫情防控期间,虽然我们采取了技术升级、加快国产化替代等工作,但由于替换方案严谨性和验证周期的影响,工作推进不够快。建议有实力的上游企业抓住此次契机,与下游企业建立更加开放共享的研发生产平台,将此次挑战尽可能转化为促进国产替代化发展的机遇。”李咏梅说。

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近期光伏企业扩产的消息纷纷传来。在吕芳看来,新产能上来,一些老旧产能会被替代,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这次疫情冲击以及即将到来的无补贴时代,也让‘风光’行业从‘温室’中走出来,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广阔的市场会等待那些坚持技术革新、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企业。”李咏梅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