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看,HJT电池中期降本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1)提效摊薄
在目前基准上再提高0.5%以上,这个是相对容易实现的。
2)降低银浆价格和成本
一方面国产化预计银浆能够降价20%左右,另一方面通过栅线优化降低银浆用量50%以上,对应贡献成本降幅0.25元/W。
3)设备国产化+提高产能利用率
目前捷佳伟创和迈为股份等公司在设备国产化均取得一定进展,预计设备投 资可降至7亿元/GW,贡献成本降幅 0.08元/W。
4)N型硅片溢价减少
目前N型硅片的溢价约为8%,主要来源于硅料和硅片生产环节,随着硅料国产化和N型的放量,这部分溢价会逐步减少,预计贡献0.03元/W成本降幅。全都实现后,HJT与PERC的电池成本差距缩小到0.2元/W, 具备一定竞争的可能。

动态看,PERC 电池的非硅成本预计仍有0.05元/W 以上的下降空间,这意味着HJT成本需下降0.4元/W,即30%+,才能与PERC竞争,而实现的路径需要提效、降低耗材成本、设备国产化和供应链配合四个方面均有所突破,目前替代的拐点仍需等待。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