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规划总产能超过30GW,异质结离主流产品还有多远?

   2020-08-31 世纪新能源网小强18490
核心提示:在电池尺寸之争告一段落之后,异质结技术近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讨论和关注。8月25日,安徽宣城公布500MW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中
 在电池尺寸之争告一段落之后,异质结技术近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讨论和关注。
 
8月25日,安徽宣城公布500MW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中标情况。该项目是安徽英发集团投资,今年6月底开工建设的7.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的一期工程预留工程一部分。
 
8月21日,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当日与湖州珺华思越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齐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关于组建山煤国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资协议》,约定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山煤国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展10GW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产业化一期3GW项目。
 
在刚刚结束的SNEC展会期间,钧石能源也隆重发布了全球首款“HDT多晶异质结双面组件”,用多晶搭配异质结。
 
“我们的异质结设备,预计9月底就会到位。”爱康科技的相关负责人SNEC期间接受世纪新能源网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满。
 
“我很看好异质结。”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总裁李纲接受世纪新能源网记者采访时透露,赛拉弗最近也在密切关注异质结动向,也在考虑新上设备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据世纪新能源网粗略统计,目前国内布局异质结技术的企业已有十余家,包括东方日升、通威、阿特斯、彩虹、国电投、中智、汉能等,规划总产能已经超过了30GW。其中晋能、中智、汉能及钧石等布局较早,已建成异质结产线,规模多在百MW级。
 
所谓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便是业内常说的HIT电池或者HJT电池,它并不能算一种新技术,早在1997年,就由日本三洋公司率先推出并实现商业化。
 
公开信息显示,异质结电池具备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双面性,工艺流程简单、提效潜力高、降本空间大,为光伏产业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相比目前主流的单晶PERC高效电池技术23%转换率的量产瓶颈,异质结电池有极大的转换效率优势,据了解,异质结电池当前量产平均效率普遍在23%以上,产线最高效率甚至达到24%,而未来有望达到25%。

即使在相同转换率的条件下,异质结电池的发电效率也要明显高于PERC,根据实测数据,在使用同是22%效率的PERC电池组件和异质结电池组件,异质结双面组件发电量比高效单晶PERC单面组件发电量高20-30%左右,比高效单晶PERC双面组件发电量也要高10%。在国内,我国光伏企业早在10年前便开始了异质结的研发。
 
“异质结电池代表着光伏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有着足够的发展空间。此前没能大规模推广,主要是进口生产设备太贵。”江苏爱康能源研究院技术总监易治凯透露,目前异质结的生产设备已经可以实现部分国产化替代,随着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特别是平价上网时代的来临,异质结电池在效率提升方面的巨大优势将让它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从技术的好坏来说,我个人认为异质结技术更好,因为它只需要四道生产工序。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工序越少,成本越低。”李纲透露,以前进口一套200MW的异质结生产线,价格至少在4、5个亿,现在有了国产设备替代,一套1GW左右的生产线,成本也就在1个亿左右。
 
“虽然设备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但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否经受得住考验,现在还有待观察。”李纲表示,异质结电池对结构、成分更加敏感,如果要想在主战场上竞争,必须要兼容超大超薄。
 
“异质结电池是在晶硅的基础上做薄膜工艺,镀膜工艺,尺寸越大,均匀性越难控制。半导体从8寸涨到12寸,180、210尺寸的出现,对镀膜工艺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李纲担心,目前组件市场的混乱尺寸,特别是大尺寸组件的推广,可能会影响异质结电池的推进速度。
 
不管怎样,现在的异质结电池,很像两年的PERC,随着越来越多光伏企业的加入,在加速设备国产化设备升级、硅片减薄、低温银浆用量等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将加快异质结电池的成熟速度。李纲判断,异质结电池要走向主流市场,还得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