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著名旅游城市,三亚每年要接待大量的中外游客。该市注重打造精品旅游城市,开展了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双修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近日,三亚市政协围绕“建立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长效机制”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
“自去年11月开展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来,三亚城乡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形势仍然严峻。非常期待和需要广大政协委员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三亚市副市长何世刚在会上介绍情况时表示。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需要,是推进全域旅游的需要。只有致力于功夫下在平时、问题化于碎片、效果见诸常态,建立起科学有益的长效机制,才能彻底改变‘运动式’的环境卫生整治模式”。市政协主席容丽萍说。
今年以来,三亚市政协组织委员各卫生包点社区调研,并利用新媒体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人士积极参与讨论并提交了203条意见和建议。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三亚环卫基础设施还有待提升、规范,如一些区域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数量较少,布局不够合理。环卫设施管理不到位,如垃圾容器及金属垃圾周转箱放置使用不规范,有的垃圾转运车没有密闭。“三无小区”、杂居小区的卫生较差,病媒生物防制和五小行业管理还有待改善,农贸市场管理精细化程度还不够高等。
委员们建议,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建立起科学有力的长效机制是根本保障,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是有力抓手,从严执法、依法管理是重要途径。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探索“条块结合、社区统筹”的城市管理新模式,赋予社区相应的人权、事权、财权,由其牵头统一协调,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按照“定格、定员、定责、定岗”的四定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划分村、社区网格,把社工、志愿者纳入网格,建立区包点干部+村(社区)干部+网格长+网格员+社工服务+志愿服务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对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站、公共厕所等,进行综合统筹规划,有计划地抓紧建设;进一步强化“门前三包”的落实,把“门前三包”化为千家万户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