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平凉市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生态立市战略,绘就水绿山青的发展底色,布局“生态+”发展格局。形成了环保与发展、生态与经济“琴瑟和鸣”的新气象。发展生态经济聚集绿色财富已成为平凉市崛起于甘肃省东部的最大优势。
上 篇
生态立市
描绘绿色发展
崆峒山上,满目苍翠。泾水河边,白鹭起舞。
城市的环境一天一个样;“生态乡镇”、“生态村”、“四绿”单位一个一个冒出来。
这一幅幅生态画卷见证着“生态立市”战略确立5年来平凉市取得的显著成效。
然而,在战略提出之初,不乏“生态立市会给平凉经济发展戴上了‘紧箍咒’”诸如此类的质疑。平凉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在大小会上深入阐述“生态立市是平凉经济社会基础条件和长远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最优选择”。
平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奋彦说,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是平凉的第一要务;作为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保护是第一责任。平凉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传统能源化工基地和甘肃省陇东煤电化能源基地,因此平凉市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依赖程度较高。只有立足高起点、高标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统筹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文化各层面要素,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平凉,才能为平凉市的长足发展打下基础。
思路决定出路。2011年12月,平凉市迈出了建设国家级生态市步伐。6年来,平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同奖罚,确立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出台了《平凉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工作方案》《平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规划》《平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考核办法等文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牵头、部门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新格局。全市各级各部门大力开展了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城市、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七大创建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实现了效应最大化。
呵护蓝天群众收获幸福感
这两年,“平凉蓝”这一新词汇成为平凉市民游客微信、微博里的高频词汇,反映出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标注着平凉空气质量的曲线,拉动的实际上是所有平凉人的幸福指数。”平凉市环保局局长张双鹤说,为了守住这片蓝天白云,全市上下携手向大气污染开战。平凉市政府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工作要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的综合督查组和由9名副市长任组长的专项督查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长抓全面、副市长抓分管行业和系统的污染治理工作成为新常态。全市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抓、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全员参与的污染治理体系。环保部门认真履行综合协调和统一监管职能,将大气污染防治的37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部细化到市县人民政府和13个职能部门,将各级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落到了实处。
从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和涉气工业企业烟粉尘污染治理五个方面落实《平凉市“十二五”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平凉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中心城区投资9.3亿元,全面实施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分散燃煤小锅炉清洁化改造工程,拆除燃煤锅炉302台,对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113台燃煤小锅炉全部进行了清洁化改造,平凉市中心城区达到了燃煤锅炉基本“清零”的要求。
对6个县城建成区10蒸吨以下136台燃煤锅炉进行了清洁化改造,改造率达到86.1%;对全市55台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进行了脱硫脱硝除尘升级改造。仅此每年可减少因燃煤锅炉排放烟尘2.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85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63万吨,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016年,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平凉市中心城区PM10平均浓度降到8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95微克/立方米下降15.8%,扭转了2014、2015连续两年不降反升的被动局面,PM2.5降到40微克/立方米;2017年前11个月,中心城区PM10平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降到29微克/立方米,达到省政府下达的目标限值77微克/立方米和41微克/立方米的要求,完成国家“大气十条”考核要求。
还泾渭碧水清波责无旁贷
“下功夫治理水污染顽疾,坚决消除辖区劣Ⅴ类水体,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确保饮用水安全,真正还民众一河清水,让群众喝上洁净的饮用水,这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环保人责无旁贷。”张双鹤如是说。
为还泾渭碧水清波,平凉市政府出台了《平凉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方案》,将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列入为民要办的实事,持之以恒抓落实。“十二五”以来,建成了7县(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能力由“十一五”末的1.4万吨/日,提升到目前的6.68万吨/日,污水处理率由42.34%提高到82%。制定了泾河、汭河、达溪河、葫芦河、水洛河控源减污达标整治工作方案,依法依规排查治理入河排污口180个,依法取缔或关闭河道非法砂场及疏浚点155处,建成生态拦水溢流堰8座,形成河道水域面积200亩、河道湿地1380亩。完成了平凉宝马纸业公司废水碱回收等52个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和15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实现了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对平凉市中心城区“八沟一河”进行治理,彻底消除了城市黑臭水体。狠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保护措施,彻底消除饮水安全隐患。2013年泾河地表水除长庆桥断面外,首次从劣Ⅴ类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平镇桥国控断面2014年~2016年水质监测均达到国家Ⅲ类标准,达标率分别为88.3%、90.9%和91.7%,达溪河、汭河稳定保持Ⅲ类水质,水洛河和葫芦河水环境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平凉城区和各县(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生态村镇开出遍地花
平凉市现有农业用地101万公顷,占辖区总面积的90.21%,农业人口133.7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63.73%,农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达到28%。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事关群众的“菜篮子”。
近年来,平凉市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实施了以“一线四片十四个点”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解决了175个项目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突出环境问题。
同时,加大农村面源污染和垃圾污水治理力度,努力改善村庄人居环境,重点推进6个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实施城乡一体化试点乡镇建设21个,建成美丽乡村51个、新农村示范村506个、环境整洁村851个,城镇化率提高到38.97%,农村群众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
红线管控绿了荒山荒坡
平凉市地处黄河中上游泾渭河流域核心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在甘肃省东部乃至黄河上中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加快造林绿化,治理水土流失,改善民生为己任,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保护好这一方绿水青山,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遗产。”这是平凉环保人不变的信念,也是全市230万人民的心愿。为此,平凉市率先启动了县域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实施红线管控策略。按照“性质不转换、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责任不改变”的原则进行严格限制和保护。全市初步划定生态红线管控面积约2578.1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2.92%。同时,加强国土生态环境管控,全市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27.3%。通过全面开展工业、能源、交通、城建、旅游、农业、矿产、水务等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规划环评,规划环评执行率达到80%,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
同时,在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中,根据全市宜林荒山荒坡荒沟多,有发展生态林和经济林的传统这一特点,平凉市大力实施城乡“双六”绿化工程,集中连片规划,整山整沟整流域推进,整合土地复垦整理、巩固退耕还林口粮田、扶贫开发、坡耕地试点、农综开发等项目,统筹实施梯田建设工程。5年新修梯田103万亩,综合治理重点小流域87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了1140平方公里。
截至2016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到了516万亩,比5年前增长了18.9%。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17.98%提高到30.9%,林草覆盖率达到51%。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9平方米,中心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提高到了36.98%。
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为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绘就了生机勃勃的“绿”底色。为了这张发展底色,平凉市可谓铁腕治污,毫不手软。2012年以来,市县区因环保工作职责履行不到位约谈128人,问责56人,市县(区)环保部门共查处环境违法问题507起,其中依法查封违法企业21家,责令停产整治“散乱污”企业106家,限产治理9家,按日连续处罚3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3起18人;向县(区)政府下发环境监察建议书46件,依法约谈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20人(次),实施市级挂牌督办59家,责令停止违法建设项目30个,有力地打击和遏制了破坏生态环境、非法排放污染环境的行为。
下 篇
发展生态经济
聚集绿色财富
民以食为天,守着青山绿水喝“西北风”的事情,人民群众不会答应。
王奋彦说,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要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这是“生态立市”战略的立足点和最终目标。
为此,平凉市在“绿”底色上做“生态+”的大文章,把生态与工业、农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多层次融合集群,通过发展生态经济,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聚集绿色财富。王奋彦说,这是一条实实在在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平凉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范围内,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西部循环经济示范区、西部旱作农业示范区,平凉市大力发展煤电、草畜、果菜、旅游产业,形成了以华亭、平凉工业园区和崇信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能源化工产业布局;构建了以泾河、汭河、达溪河、葫芦河、水洛河流域为重点的旱作现代农业布局,形成了果、牛、菜、粮 “五个百万”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生态+工业”能源市再起航
华亭县是享誉西北的“煤都”。这个县以煤为工业主导,生态保护工作面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的双重压力。“早转型早主动,资源型城市只有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已成为华亭县干部群众的共识。
将煤炭产品、工业原料和工业“三废”吃干榨净,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是企业实施循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华煤集团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的建成投产和20万吨聚丙烯项目的开工建设,是发展煤电化循环经济的典范,也是平凉市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立市战略相辅相成的一个代表。
在平凉市建成的平凉、静宁、华亭3个省级工业园区和泾川、灵台、崇信、庄浪4个市级工业集中区,不断加快现有企业入园循环化改造,建成了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采矿废石、城市建筑垃圾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实施了平凉海创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二期项目,完善了煤灰烧结多孔砖、煤矸石烧结砖等产品种类;培育壮大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产业。
结合资源型城市煤电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平凉市提出所有新建的煤电化冶工程项目,要切实做到“三个必须”、达到“一个目标”,即必须严格遵守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采用同行业先进的环保设备,必须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真正达到绿色、循环、安全发展的目标。
与此同时,为了给全市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平凉市加快了落后产能淘汰。“十二五”以来,全市共计淘汰水泥、铁合金、淀粉等落后产能73.2万吨,羊皮100万标张,黏土实心砖2.87亿块。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累计投入资金1.03亿元,实施了一批清洁生产技改项目,全市39户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265吨、二氧化硫480吨、固体废物2612吨、节约标准煤65万吨,节水308万吨,节电2480万度,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1.48亿元。
在做好煤化工、制革、造纸等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和监管的基础上,将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印染、农副产品加工、制药、电镀等重点行业纳入审核范围,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完成了52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全市生态经济初具规模,经济和社会效益开始显现。
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5年来,平凉市组织实施产业和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改造等重点工业项目446项,累计完成投资489亿元。煤电化产业链条持续延伸,特别是中煦60万吨煤制甲醇和20万吨聚丙烯项目的建设,使煤炭就地转化率达44.41%。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步伐加快,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发展层次和集群化水平不断提升,非煤产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5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战略新兴产业迈出新步伐,以光伏发电、半导体碳纤维复合材料、胶原蛋白肽等项目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了高点起步,新兴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提高2.8个百分点。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21.8∶46.9∶31.3调整为现在的28∶24.8∶47.2,较好地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生态+农业”农民富了
平凉市是个农业大市,发展生态农业既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现代农业带来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村的生态危机,比如,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化肥和农药的超量使用、畜禽排泄物及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难题。
平凉市拥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食品、良好农业规范和出口创汇4个国家认证及“中华名果”、“中国苹果之乡”等13个大奖。2016年,静宁县果园总面积已达10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2.3%,农民人均果品产业收益532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不仅有效保护了林业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已开始实现了由生态脆弱县向生态大县、由国家贫困县向富裕县的转变。“静宁苹果”名扬天下的背后,是多年来平凉市坚持不懈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
静宁县是全省第一、全国闻名的苹果生产基地,当地果农们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果业技术协会建设了一批“果——沼——畜”生态示范园和有机苹果加工基地项目,人们用沼渣追肥,用沼液喷施叶面、杀虫,用沼气灯诱杀害虫,停止了对化肥的依赖,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循环农业有力地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水果产业,而且带动了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有效保护了林业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
在崆峒区花所乡,天源农牧公司利用牛粪办起了有机肥加工厂,并且依托自己千头肉牛养殖小区,实现了循环农业基地,形成了牛养殖基地、青贮玉米秸秆利用、万吨生物有机肥加工生产线和生态农业园等产业链。变废为宝,“天源宝”生物有机肥销往市内各县区。
目前,像天源牧业、静宁苹果这样的循环经济农业在平凉市还有很多。
去年,平凉市果品总产量达到182万吨,产值7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2817元,果品出口创汇3290万美元。林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大地增绿和农民增收。庄浪、静宁两个果业大县,初步实现了生态脆弱县向生态大县、梯田大县向产业大县、国家贫困县向富裕县的转变。
当国家吹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平凉市县(区)各级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着力建设生态农业工程,走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之路,逐步用现代农业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品牌,实施绿色生态保护工程。目前,全市认证有机食品两个、绿色食品24个、无公害农产品134个,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43.52万亩。“生态城镇”、“生态乡村”、“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已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
如今,平凉金果、平凉红牛、平凉牛骨髓油茶等,这些特色农产品正逐渐成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中的新宠跻身市场,“生态产业化”的理念流淌在农村广阔的田野中。
“生态+服务业”旅游业火了
生态优势促旅游惠民生,既能保住绿水青山,也能获得金山银山。
平凉市构建了以崆峒山——大云寺为核心,古灵台、龙泉寺、莲花台、云崖寺、成纪古城为辐射的旅游产业发展体系。
2017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平凉市共接待游客117.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6.5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7%和40.2%。2016年,到平凉市观光度假的游客达到16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9亿元。旅游接待人数、综合收入分别是2011年的3倍和3.4倍。旅游、文化、商贸、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年均增长12%。
此外,生态农业注入了农耕文化元素后成为新的旅游增长点。农村里旅游、观光项目一个接一个,民俗体验、休闲娱乐功能,为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也为多元化经济注入活力,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生态+文化”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了
“地膜不能再乱烧了。”这是庄浪县潘河村农民潘小林在村里环保夜校获得的知识,“在地头烧地膜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对土地也不好。现在我们都把地膜收起来,交给专门的回收站处理。”
深秋时节,平凉市城乡花红果硕,绿色生态园一片青翠,生态科技企业遍地开花,小区垃圾分类箱整洁如新,各种各样的生态环保元素随处可见。平凉市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中,平凉人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中。
纵然“天生丽质”,也需后天养护,从“GDP挂帅”到“环保问政”,再到“绿色政绩”,平凉市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公众宣传教育中,引导市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着力培养绿色学校、绿色乡村、绿色社区、环境教育基地典型,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于经济社会生活和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
着眼于完善环境教育的全民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持续性机制建设,平凉市利用水日、地球日、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开展“环保开放日”、“环保随手拍”等系列宣传活动,鼓励、引导民间环保组织积极、理性、有序地参与环境保护。
荣获第三届斯巴鲁生态保护奖的华亭县退休教师赵向阳,义务辅导万名小学生长期开展“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成立全国首家“红领巾爱护动物协会”等组织,开展报告会、讨论会、知识竞赛、保护签名、制定公约、作文绘画竞赛等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使小学生从小树立了热爱自然、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意识。
近年来,为推动环保志愿活动规范化常态化,成立了平凉市环境志愿者队伍和平凉市青少年绿色联盟,设立环保志愿服务大队和环保社团,组织环保志愿者分别走进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乡村、环境教育基地,将环保知识送进社区、学校、企业、农村、景区、商场。
回顾5年创建路,生态理念已遍布平凉市山川街巷,全市上下积极践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基本国策,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新理念,努力探索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建设体系,走出了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
平凉市经济发展的理念,经历了“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再到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个阶段。生态立市催生出了绿色经济,也用实践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最强音。
城 市 名 片
平凉市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交汇中心。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县和崆峒区、平凉工业园区。平凉市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原煤产量、火电装机容量分别占甘肃全省的一半和1/5,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全省最大的煤电化产业基地。旅游资源遍布全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顾客最满意的十大风景名胜区”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2017年9月召开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平凉市被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平凉市是全国获此殊荣的11个地级市州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获得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市州。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县分别获得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绿色名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称号;有11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56个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荣誉,174个行政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138个单位获得“四绿”创建单位称号。
生态创建大事记
★2004年10月,平凉市开始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011年10月,平凉市被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2月,平凉市第三次党代会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基础条件和长远发展实际,在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命名的基础,做出了建设国家级生态市的决策部署。
★2012年4月,平凉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请示得到环境保护部批复。
★2013年5月,平凉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7月,环境保护部和省环保厅对平凉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工作进行了阶段性验收。
★2016年3月,平凉市将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升级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10月,平凉市第四次党代会把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任务和战略平台,提出了新的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平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方案》,聚焦重点,聚力突破,弥补短板,全面推动创建工作。
★2017年9月,平凉市被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吴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