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环保风暴”让中小微企业心有余悸,京津冀等地,一批批小企业倒在了环保的暴风眼上。2018年,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关注一个问题,环保还严吗,自己还要不要坚持下去?
对于这个问题,国家环保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日前对经济观察网的一番话基本上是给出了肯定答案。除了围绕重点任务,对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重点城市的黑臭水体污染以及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组织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外,更重要的是将会对五个方面进行约谈。
2018祭出大杀招——环保约谈
从过去多年的污染治理经验来看,治官比治污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环保部2018年将对过约谈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信在环保压力之下,各级政府官员一定会对污染企业严加监管,对政绩构成影响的企业注定无立锥之地。
根据该官员的讲话,约谈对象拟主要聚焦在五个方面:
一是对力度不够、工作滞后、问题集中的地区要进行约谈。
二是对大气、水、土壤三个“十条”目标任务没有完成,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地区,特别是造成了不好影响、不良影响的情况,要坚决约谈。
三是对整改不力、问题反弹,并造成不良影响的地区进行约谈。
第四方面是对中央领导批示或新闻媒体曝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解决不力的地区要进行约谈。
第五方面是对环保部采取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安排的任务,按照有关要求对存在问题的地区进行约谈。
2018环保影响力分析
从上面提到的五个方面来看,2018年的治污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绝不比2017年弱。总的来看,2018年的环保对企业的影响如下:
第一、环保“严监管”。基于环境治理对改革全局的正向作用,2018年中国环保政策仍将保持高压态势,并将通过绿色税收、法律法规、监管体系改革等制度化措施,形成常态化的严格治理体系。
第二、环保不达标将无路可走。2017年环保部将重点纠正各级政府勿搞环保“一刀切”的问题,这将迫使各地政府必须认真执行环保法规,这对很多一直没有实现环保升级的企业来说恐将是致命的。
第三、环保去产能。过去两年随着排污成本增加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会对内需和出口造成较大冲击,令制造业产能过剩加剧。对此,那些具备技术创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制造业企业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未能实现升级的企业将被去产能。
第四、治污先治官。2016年,环保部将督查改为督察,一字之差,内涵已然完全不同。从过去一年的实施效果来看,通过督察地方官员来促进污染治理的效果,远比检查企业的效果好得多。因此,2018年,面临巨大环保压力的各地政府必将对污染企业严格执法,这一次,抱有侥幸心理的企业可能被取缔。
第五、京津冀地区仍是重中之重。按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上的“2 26”城市PM2.5平均浓度、重污染天数均要同比下降15%以上,其中北京PM2.5平均浓度要同比下降25%,重污染天数要同比下降20%。由此来看,春节前后首轮督查很可能从京津冀开始,然后全国推开。
2017年的环保一刀切,曾经是无数企业主的噩梦,但经过多年的环保整治,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国家还人民以青山绿水的强烈意志,在环保方面,不达标的企业已经没有了任何回旋的余地。
最后,小编奉上一句逆耳终言,属于排污型的、环保未达标、产能严重过剩和处于重污染区域的中小微企业,恐将梦断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