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洋垃圾又成了热词。
近日,环保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进口可用做原料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冶炼渣》等11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事实上,我国禁止洋垃圾的动作从去年7月开始。2017年年底前,我国全面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防治废料、钒渣等品种。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曲睿晶向记者表示,我国修订进口废物环控标准,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园区和企业在生产中应更注重清洁,减少排放。
“修订进口废物环控标准,有利于完善我国现行进口废物管理的环保制度,有利于降低进口废物夹带物对我国造成的环境风险,也是为了和国际相关废物管理制度进一步接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蒋建国告诉记者。
11项环控标准加严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本次新标准保留了2005年标准中的放射性控制要求,同时增加了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率的要求。
现行环控标准共有13项(GB16487.1~GB16487.13-2005),分别包括骨废料、冶炼渣、木、木制品废料、废纸或纸板、废纤维、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电机、废电线电缆、废五金电器、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动结构体、废塑料、废汽车压件,各标准控制的重点是夹杂物和放射性污染。
本次修订标准涵盖了目前所有许可进口固体废物的11项标准,废止2009年已明确禁止进口的骨废料,2017年年底禁止进口的废纤维相关的2项标准。
“这11项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同时废除了旧标准。新旧交替之初,必须以原则性要求来约束执法方和进口方。”曲睿晶认为,新标准提高很多,其实既严格又科学,固体废物进口政策会按照此标准保持相当的时间。合规合法的企业按照此标准进口加工,就有了相关依据。
据了解,新标准对废塑料、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动结构标准中一般夹杂物指标维持不变外,将废有色金属标准中一般夹杂物控制指标调为1.0%,其他标准中一般夹杂物限制要求调为0.5%。
“新标准对废物品质提出要求,不同的废物品质要求各不相同,但要求都有所提高,其目的是要进一步明确进口废物作为再生资源的属性,降低进口废物对我国存在的生态风险和环境风险。”蒋建国表示。
另外,在这11项新标准中,10项标准都增加了检验原则性要求。蒋建国表示,此举主要是为了解决口岸随机抽样和实验室检测问题。
资源循环利用热度走高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自去年7月,环保部等部门发布紧急措施,禁止“洋垃圾”入境,我国进口固体废物总量为183万吨,比8月份进口量374万吨减少51%以上。
“新标准倒逼我国进口废物加工企业提高生产过程排放标准,提高循环利用率。”曲睿晶认为,我国进口固体废物管理部门也将提高检验、检测标准,公正为经济发展和企业进行服务。
“放射性污染物的控制和夹带危险废物的控制标准提高了,但对一些非危险废物夹带物的控制指标有一定的放宽。”蒋建国认为,这些标准的更新,并不意味我国在这些废物进口方面的政策在继续扎紧。
记者了解到,半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针对进口固体废物“一刀切”的现象。而此次新标准为今后固体废物进口定了调子。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标准主要针对工业源的“洋垃圾”。工业源的固体废物具有相对纯度高,不易混杂,不易夹带的优点,但如果混杂、夹带的话,就是需要无害化处置的不可利用废物,无法资源化利用,对我国环境造成损害,失去了其作为资源进口补充我国原材料紧缺短板的意义。
蒋建国认为,该标准实施对我国进口废物资源回收行业,在短时间内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只要调整和监管到位,明显的影响应该不会出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重数量到重质量,必然会对进口废物依赖减少,一部分废弃物产品也会输出到欠发达地区。”曲睿晶认为,此次修订标准的推出和执行一定会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及企业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少排放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