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农村垃圾分类顺利推行的秘诀

   日期:2018-02-22     浏览:8778    评论:0    
垃圾分类是小事,也是难事。可是,如果到浙江省金华市的农村走走瞧瞧,就会发现,这里家家门口放有分类垃圾桶,即使不识字的老人小孩也能做到分类投放垃圾。

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已覆盖了金华市100%的乡镇和98%的行政村,垃圾减量80%以上。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金华的做法农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垃圾分类为何在金华市农村就变得如此轻松呢?记者利用春节回乡机会,去探寻其中奥秘。

做得好不好,只用手机扫一扫

在金华市农村,白墙黛瓦的乡村民居、干净清爽的乡间小路别有一番风情,每家每户门前,绿、黄两色的干净垃圾桶和墙上的垃圾分类宣传画,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走进金华市金东区六角塘村,尽管欢度春节来往行人倍增,但房前屋后清一色整洁无比。只见村妇女主任吴艳群正拿着手机扫描一只垃圾桶上的二维码。“300多户农户哪家做得好,哪家做得不好,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把检查结果发到微信群里,让村民比学赶超。”她兴奋地对记者说。

在村里转一圈,路面上看不到一点垃圾,每户人家门前摆放着两只垃圾桶,一只放可腐烂垃圾,一只放不可腐烂垃圾。每只垃圾桶都是“私人定制”,上面贴着对应每一户信息的专属二维码。

扫描垃圾桶上的二维码就能跳出农户的信息和本月已查次数,还可以按3个选项打分,分别是分类合理、主动投放、桶身清洁,共有好、中、差3个标准,将检查情况拍照上传到后台,就能完成一次评分。村支书楼根洪说:“实现扫码检查功能以来,大家对垃圾分类工作更加主动自觉,村里环境更美了。”

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是探索对农户考核模式的一大利器,利用“互联网+”技术,确保了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和精准化。金东区垃圾分类办公室主任徐旭升说:“结合‘网格化管理、精细化考核’,在每户门前设公示牌,标明农户姓名、户人口数及联系党员姓名,巡检员按‘好、中、差’分类,录入智能化垃圾分类考核管理系统,并分别用绿、黄、红三色进行标志公示,实现村对户精细化管理。”

接地气的“二次四分”法

“我们都已经成习惯了,家门口一黄一绿两只垃圾桶,绿色的那只用来放可腐烂的垃圾,黄色的那只用来放不可腐烂的垃圾,我们每天都会进行分类投放。”金华兰溪市横溪村民楼雅妮与记者聊起垃圾分类,非常有经验。

金华市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发起人、金华市政协主席陶诚华表示,农村垃圾分类之所以能在这里迅速推行开来,主要是因为“二次四分”法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何为“二次四分”法?陶诚华介绍,按垃圾能否腐烂为标准,初次分成“会烂”和“不会烂”两类;各户垃圾收集后,村保洁员再进行二次分类,纠正农户分类中的错误;会烂垃圾就地进入阳光堆肥房,而不会烂垃圾则以“可否回收”为标准,分为“好卖”与“不好卖”两类,好卖垃圾则由可再生资源公司回收,不好卖垃圾按原模式经乡镇转运后由县(市、区)统一处理。

这样的分类模式,既解决了农户一次分类不到位的问题,又减少了末端垃圾的总量,还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学、接地气,并且不给农民增负担,大家都能够接受。”陶诚华说,目前经过“二次四分”,能将垃圾减量80%至90%。

农村垃圾分类只是第一步,村中的垃圾经过垃圾分拣员的收集之后,会集中运到建在村子附近的阳光堆肥房。会烂的垃圾倒入一个窗口进行阳光堆肥;之后对不会烂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把可利用的纸壳、矿泉水瓶等拣出来丢入第二个窗口,等待专人回收;剩下的普通垃圾则扔进第三个窗口,等待运往垃圾填埋点。

根据去年一年金东区实际测算结果显示,近70%的生活垃圾留在农村堆肥房,另有10%至15%的垃圾得到了资源化利用,剩余需要转运处理垃圾只占原来的15%至20%。

方便实惠是硬道理

分类收集只是手段,目的就是改善垃圾组分,便于末端处理和利用。对可腐烂垃圾,金华大部分地方建设了一村一终端的阳光堆肥房,也有的采取“多村合建”“村企共建”等方式。一些村庄相对集中的乡镇,配套的则是机器堆肥房。

在塘雅镇八村联建堆肥处理中心,记者见到了一座小小的阳光堆肥房。一吨垃圾,经堆肥房处理后,可获得0.2吨至0.3吨有机肥,“这种有机肥,氮磷钾含量都很高,拿来种蔬菜水果特别好。”负责清运腐烂垃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能改善土壤,村民都用这种肥料来种火龙果,因而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别看小小堆肥房,里面技术含量却不少。起初,堆肥房遇到了堆肥时间长、苍蝇多、臭气大等问题。对此,金华引进浙江大学的微生物菌剂辅助技术,并根据其专利设计,对通风管道、温湿度控制进行改造。由此,堆肥周期从半年缩短至两个月,成肥效果、臭气状况也显著改善。目前全市已建成阳光堆肥房1937座、微生物发酵器77座,会烂的垃圾不出村就能就地处理。

根据测算,以500个行政村、30万人口的中等县为例,阳光堆肥房总投入约5600万元,分3到5年到位。后续运行维护,政府以人均80元标准补助,每年支出约2400万元。而分类垃圾桶、垃圾车几年才更新,镇村基本可自我消化。如此一来,运行七八年所节约的成本,基本可抵销一次性投入。长远看,政府支出总成本还能降低。

实施农村垃圾分类后,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村庄变美了,在农村生活更幸福了。楼雅妮说:“特别到了夏天,苍蝇蚊子变少了,环境越来越好,很多在外经商的村民回来建新楼了,‘农家乐’一下子多起来了。”

农村垃圾实施分类除产生经济效益外,还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垃圾就地处理,大幅降低了清运处理成本,金华十八里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预计可从5.8年延长到11年,而大量有机肥的就近利用还有效改善了土壤。”金华市农办有关负责人说。
 
标签: 农村垃圾

微信扫一扫
投稿联系:张先生 13844866317 新闻投稿咨询QQ: 35845245
邮箱:news#ne21.com(请将#换成@)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