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四川环保厅长被记者“围堵”

   日期:2018-07-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3838    评论:0    
“早打晚打都得打,早干晚干都得干。”

“一个一个包围,一个一个攻坚,直至全部歼灭。”

“推动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刻都不能停,必须一天一天保,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守,因为稍有松懈就不行。”

“大气的质量春天好不算好,冬天好才是真的好!水的质量一时好不算好,一直好才是真的好!”

7月25日,在“解读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第五场)——切实打好‘三大攻坚战’”新闻发布会上,主发布人,四川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于会文“金句”频出,就如何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做好统筹谋划、强化协调调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狠抓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做了介绍,并回答媒体提问。

由于提问时间有限,发布会后,并不满足的记者“围堵”了环保厅长,就近日省政府印发的《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继续提问。

“我们该如何理解生态保护红线这个概念?这条线对我们的环保工作有什么意义?”四川电视台记者率先发问。

“作为生态环保部门,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一方面做加法,一方面做减法。”看到记者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于会文随即解释道,所谓做加法就是做“绿色加法”,比如发展绿色旅游业、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做减法就是做“污染减法”,比如降低污染以及各种污染因子的排放。

“所以生态保护红线就是一把标尺,一个规则,用来确定怎么样做加法,加什么,怎么做减法,减什么。”于会文用数学方法给出了答案。

“于厅长那我们如何做好加、减法?”

“做这个加减法的依据和标准是啥子喃?”

……

原本专注于笔记的记者们被于会文这一解读再次点燃了采访热情,抓住“加减法”这个关键词,同时抛出三四个问题。

“依据就是‘三线一单’!”于会文直截了当地给出了答案。

“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于会文进一步做了一番接地气的解读:“‘三线’用来划框子,框住开发的空间和强度,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底线与天花板;‘一单’用来定规则,规范开发行为,约束活动性质与规模,确定一个地方在底线与天花板的范围内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

“四川省如何开展‘三线一单’?目前进展如何?”大家正在记录的时候,一位站在最外围的记者大声地问到。

“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省份,我们主动担当、先行示范,在全国第一批开展编制试点,为整个长江经济带开展‘三线一单’工作作深入的实践和探索。”于会文表示,截至目前,四川省的“三线一单”技术方案已通过生态环境部的审查,省级编制组正在按照技术方案确定的原则,开展21个市州的“三线一单”划定工作。

据悉,作为四川省的试点市,眉山市“三线一单”初步成果已经形成;其他市州预计8月底完成“三线一单”编制主体工作,九十月将征求有关部门和市州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年底完成各市州“三线一单”成果编制和成果集成。

“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长江经济带的所有经济活动,都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于会文说,通过“三线一单”的管控,既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又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所以说‘三线一单’是真正用环境准入倒逼推动产业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标尺和规则。”

接连不断的提问并没有给被“围堵”的环保厅长喘息的机会。在被“围攻”的十几分钟内,于会文通过接地气的语言和源源不断的干货终于让记者们满载而归。

“感谢记者朋友对环保工作的关注,有了大家的支持,我们会更有信心打赢打好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一番感谢后,这场 “加时赛”吹响了结束的哨音。
 
标签: 环保市场

微信扫一扫
投稿联系:张先生 13844866317 新闻投稿咨询QQ: 35845245
邮箱:news#ne21.com(请将#换成@)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