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人在问,“垃圾分类,准备好了吗”。其实呢,说着“准备”远远不如“行动”来得实在。要说做心理建设,做分类动员,做教育宣传,过去的十数年间,怎么也算是“热身”完毕了。
虽说,宣扬垃圾分类也有不少个年头却依旧没能看到实质性成效,但耳濡目染之下是理念的变迁,没有人能否认这种潜意识下的深层次浸润效果。而且,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也确实得到了提升,并且部分地区已经率先拿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是以,在垃圾分类重启的当下,很多制度的建立,工作的落实,或者是设备的添置都不会显得没有头绪。这足以证明,垃圾分类告别了一个“靠自觉”的积累时代,转身就迎来了“讲规则”的责任化时代。
宗旨不变,目标不变,只是推行的方式改变了。与其问“准备好了吗”,不如问“准备了吗”,这一次,垃圾革命必要动真格,见真章。
在这个过程中,也难免会有人觉得,“垃圾种类太多,分起来太麻烦”,“分了类还不是一辆车拖走,还分得清谁是谁”,“就分个两种三种,不是跟没分一样”……这就需要声明一点,哪怕一直被拿来做样本的日本垃圾分类,一开始也并不见得就是一步到位。
转变生活垃圾处置理念,培养垃圾分类习惯,完善垃圾分类到资源再利用产业链,进而追求效率,追求价值才更有意义。我国除了要求居民端进行垃圾分类外,还在整顿收运端混运现象,着力提高收集和运输效率,并且开拓垃圾资源化处置多样化渠道。
鉴于垃圾分类属于整个垃圾处理体系的源头,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鼓励、引导民众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自然是被摆在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日程前列的,各地也是“金点子”频出,探路垃圾分类的“一城一策”。
例如在居民社区内摆放餐厨垃圾回收架,专供居民登记领桶,并且在装满后放回架上等待回收。而这些垃圾桶中的餐厨垃圾则将在回收后经过分拣、破碎、油水分离以及生物降解等程序变成有机肥。
再例如,垃圾分类兑换绿色积分的方式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调动民众分类积极性。而由此衍生出的,兑换生活用品或者抵扣物业费的方式,已经能够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适应不同的推广需求。
还有,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和听到的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网络“神曲”,以及“诗歌”、“散文”什么的,也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多元又有趣的宣传方式,一改曾经千篇一律的横幅广告,街道宣传板报之类的内容的枯燥感和审美疲倦。
而说到宣传方式,垃圾分类也有了“时髦范儿”。手机小游戏,微信小程序流行起来,男女老少皆宜,这也被垃圾分类拿来做宣传工具了。经过“编程魔法师”之手的小游戏,趣味性和教育性共存,还能实现组团组队学知识的目的。
更有垃圾分类减量公益广告宣传片,已经开始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及外语频道正式播出了。著名主持人声情并茂地讲解垃圾分类作用,垃圾分类小知识,图文影像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显然会更深刻。
当下,处于垃圾分类的关键攻坚期,宣传在变得有趣的同时也更加聪明。很多地方集思广益,选择一些重要的节日,特定的场合,用特殊的方式浇灌绿色环保心。
趁着别人都在发放年终奖,也给“垃圾分类模范家庭”一些小小的“年终奖”鼓励;趁着一年一度元宵佳节,组织垃圾分类的猜灯谜活动;布置暑假作业,鼓励孩子们成为一个个环保小标兵。
“从娃娃抓起”,这也是垃圾分类正在努力抓的教育问题。以学生为起点,从小培养起下一代的垃圾分类意识,并且通过这个纽带影响到周边的家人和亲朋好友,能够使得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事半功倍。
如此“接地气”的垃圾分类,已经具备了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条件,可谓是360度进行身心渗透。同时,现代化手段和推广模式也是令垃圾分类“脱胎换骨”的秘籍之一。
突然出现在居民生活中的智能分类垃圾桶,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自动称重和扫描,收集垃圾生成积分数据,或者换取选购窗用品。这种垃圾分类环保设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垃圾分类推广效率,也丰富了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一些开始走进智能手机的再生资源回收APP、微信小程序,以及微信公众号,都为生活中可回收再利用废弃物的收集提供了便捷渠道,助力垃圾减量。而垃圾分类智能卡、分类垃圾袋发放机、垃圾分类二维码等,也都成为了耳熟能详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