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京津冀PM2.5减排目标设定降低了?

   日期:2018-11-01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3674    评论:0    
根据京津冀今年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长三角下降3%、汾渭平原下降4%,而去年秋冬季要求下降15%。10月31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说,“认为京津冀今年秋冬季PM2.5等减排目标设定降低了”是对方案的误读。

去年秋冬季PM2.5下降“天帮忙”约占1/3

刘友宾认为目标的设定是实事求是的,“是根据目前产业、能源结构及空气质量改善进程而确定的。实现这个目标,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

刘友宾说,去年通过攻坚行动很多地方重现蓝天白云,“但也必须看到,去年取得的成果里既有人努力,也有天帮忙的因素。”

据评估测算,去年秋冬季PM2.5下降的25%比例中,“天帮忙”约占1/3,即“天帮忙”导致PM2.5浓度下降8.5%左右。

“今年在正常气象条件下,要保证空气质量同比不恶化,我们首先要通过‘人努力’抵消去年‘天帮忙’8.5%的下降比例,再加上今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3%,实际上,今年空气质量改善任务达11%以上。”刘友宾说,实则并未降低年度目标要求。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12月至明年2月,京津冀、汾渭平原气温与历史平均水平相比可能将偏高1—2摄氏度、降水量偏低两成,大气扩散条件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偏差。

北京取消空气蓝色预警、降低橙色预警“门槛”

在北京新修订的重污染应急预案中,不再设立原有的蓝色预警,同时降低橙色预警启动条件。只要预测全市空气重污染持续3天,即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大于200持续72小时及以上的,无论是否达到严重污染程度都可启动橙色预警。

对此,刘友宾解释说,从近几年实际操作过程看,由于蓝色预警启动时间仅为一天,从发布预警履行政府行政审批程序,到通知相关单位采取措施,需要一定时间,同时还需安排力量督查各项措施是否落实,加上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的不确定性和应急减排措施的提前性,使得蓝色预警在提前采取应急减排措施方面效果不理想,已采取的强制性减排措施也难以在最佳时段发挥真正作用。

“因此,为了调整优化资源,使每次政府的重污染天气预警都能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发挥最大效果,环境部印发了《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将蓝色预警调整为预警提示,主要以提示性和健康防护性措施为主。”刘友宾说,当预测未来一天AQI>200,且不会超过一天时,将随空气质量预报信息,直接向社会发布污染过程提示,提醒公众做好健康防护。“这也是为了优化集中调度资源,有效应对更严重的污染过程。”

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全面建成

为全面反映南海地区空气质量状况,提升南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水平,目前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已全面建成,具备了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等6项常规指标,二氧化碳和甲烷等2项温室气体指标,颗粒物组分(黑炭)以及气象五参数和能见度等共15项指标的监测能力,初步形成了南海地区空气质量监测与气候变化观测相结合的综合监测体系。环境部表示,这在推动南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标签: PM2.5

微信扫一扫
投稿联系:张先生 13844866317 新闻投稿咨询QQ: 35845245
邮箱:news#ne21.com(请将#换成@)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