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发布消息称,经多位专家研判,重污染叠加不利气象条件,是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在经历的重污染过程的成因。
11月12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始陷入大气重污染过程。监测数据显示,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北部。11月14日10时,北京、石家庄、保定等1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及时组织专家会商,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王自发研究员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对本次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
贺克斌认为,此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贺克斌表示,尽管2017年以来,京津冀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均显著下降,但由于该区域依然聚集了大量的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煤炭等能源消耗量巨大,柴油货车、非道路机械使用频度高,所以京津冀仍是全国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的区域。
进入11月中旬后,天气转冷,昼夜温差变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开始采暖,城市供暖锅炉和农村地区散煤采暖炉具逐步启用,各地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开始增加。据估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入采暖季后,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近50%,一次PM2.5排放量增加约30%,尤其作为PM2.5主要组分的有机碳排放量增加近1倍。因此,多种污染物高强度的叠加排放是推高本次污染过程中各地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
王自发认为,大雾等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是此次重污染天气的诱因。
他说,华北区域进入秋冬季后,虽然污染过程多发,但本次过程与以往相比仍呈现较大差异。
11月11日~12日是局地静稳污染积累阶段,受弱高压系统控制,地面以静风和弱偏南风为主,污染呈现以局地污染累积为主的形势,为本次污染过程的起始。
11月12日夜间至15日凌晨是偏南风输送及污染汇聚阶段,受高压系统后部影响,太行山及燕山山前区域以偏南风为主,区域污染呈现出向山前平原区域输送和汇聚的形势,同时兼受逆温和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预计将达到本次污染过程峰值,是本次污染过程的核心时段。
11月12日下午至13日,我国华北地区存在整层静稳的高压中心,在其东移过程中,山东和河南本地积累污染物在东南风作用下向西汇聚,于太行山山前平原形成辐合,因此污染带较以往更宽,城市PM2.5浓度峰值更高。
11月15日白天至16日,西北向冷空气开始系统性地自北向南影响京津冀中南部区域,预计15日上午北京市污染状况逐步缓解,下午显著改善。
王自发说,本次污染过程,华北区域高湿度是其显著特征,特别是夜间随温度逐渐降低,大气近地面相对湿度迅速升高,普遍达到90%左右,甚至出现湿度饱和状态,多个城市有大雾过程出现。这一区域性高湿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向颗粒态转化,PM2.5组分中硝酸盐等二次反应生成的成分迅速升高,诸多不利气象条件综合作用,是本次污染过程的重要成因。
在张小曳看来,污染和不利气象条件的双向反馈加剧了PM2.5污染。
张小曳解释说,在我国现有污染物排放量大、加之北方进入采暖季的内因条件下,11月11日出现了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的高压脊型环流形势,伴随近地面形成了以区域气团稳定、水汽向颗粒物上凝结率高为特征的停滞-静稳的不利气象条件,开始了一次PM2.5浓度升高的大气污染过程。11月13日清晨,随着PM2.5浓度持续累积,触发了不利气象条件与累积的PM2.5污染之间相互促进的“双向反馈机制”,PM2.5污染因在更小的空间混合,所以浓度进一步上升。预计11月15日上午随着冷空气到达,北京的PM2.5污染将明显下降,午后河北中南部空气质量明显转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持续性重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与2016年12月16日~21日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过程类似。2016年的污染过程,最严重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55个城市(近80%)达到重度污染,34个城市(近50%)达到严重污染,而在此次污染过程中,截至目前,达到重度污染的城市仅13个,尚未出现严重污染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