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启动大气污染治理攻坚“一微克”行动,移动源污染治理再添利器——执法部门启用执法APP,通过整合大数据,追踪超标重型柴油车,一查到底,精确执法。
超15万辆超标车上“黑”榜
每天,进京点位,都会有很多重型柴油车来往,其排放是本市PM2.5的贡献“大户”。
去年5月公布的最新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显示,北京市全年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三分之二,区域传输占三分之一。本地排放贡献中,移动源占比高达45%,是上一轮解析结果(占比31.1%)的1.4倍。在全年不同时段及空间范围内,移动源均是北京本地PM2.5的第一大来源,其中在京行驶的柴油车贡献最大。高排放车治理成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去年6月起,新的机动车执法APP正式启用。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监察科副科长苏学田介绍,以前执法,都靠人工记录和录入,加上检查内容多,用到的仪器也多,数据都是零散的,难以形成大数据库,也难以共享、分析数据。
APP实现了数据整合。打开机动车执法APP,扫描重型柴油车车牌,即可查询车辆所有人等基本信息,该车的历史检查记录也一览无余, “可以看到检查次数、历次检查地点,时间及检查人,检查是否合格,还能调取当时的执法文书。”苏学田说。
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还能通过APP看到全市实时的执法情况,所有的执法信息和数据都统一汇总到APP上。管理部门利用海量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为本市机动车执法提供有强有力的支撑,实现精准执法。2018年全年,本市处罚了32.5万辆排放超标重型柴油车,有一半多的车辆进行了整改,排放达标,退出了“黑名单”。目前,全市有超过15万辆重型柴油车进入“黑名单”,在执法检查中,重型柴油车的超标率在10%左右。
4820辆“脏车”被锁定
检查中,经常会有司机“耍心眼”,以“刚开这辆车,不知道超标”等理由企图蒙混过关,车辆所属公司也经常用“车辆超标是司机操作不当或者加了不好的油”等理由推诿。
在机动车执法APP面前,这些理由都站不住脚。
一辆物流货车,2018年9月至11月,被检查了四次,次次排放超标,这些检查情况都被APP记录在案,成为重点监管对象。近日,执法人员入户对该车复检,该车排放终于达标。
苏学田介绍,去年最恶劣的一辆车,一年被查出64次超标,相当于不到一个星期就被记录一次。这是一辆物流厢式货车,成天到处跑去送货,借助执法APP上的“脏车”记录,执法人员直接入户找到脏车,责令所属企业整改,一个月内必须修车复检,排放达标才能再次上路。
执法部门每个月会列出全市前十名的超标车大户,对重点企业进行约谈,并重点检查。“不光是超标车数量多的企业,超标率高的,我们也要重点盯守。”苏学田说,目前本市已经启动制定《机动车和非道路机械排放防治条例》,今后对超标车辆多、超标率高的企业,不仅要处罚车辆,还要处罚企业负责人。
据统计,2018年本市锁定了4820辆“脏车”,都是一年内有5次以上超标记录的车辆。
非道路机械也将强制备案
除重型柴油车外,非道路机械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苏学田介绍,非道路机械中老旧机械多,大部分的在用非道路机械为“国一”“国二”排放标准,相当于重型柴油车中的黄标车,排放污染大。且多为短期租赁,不需要登记备案,没有报废制度,是移动源监管的难点。
目前,全市非道路机械底数不清,因为没有车牌号,所以需要重新备案登记。“将在每台非道路机械上贴上显著标识,一扫描就能看到相关信息。”苏学田透露,预计北京市非道路机械的总数在8万辆左右。今后,非道路机械的情况也将全部录入机动车执法APP。
据了解,目前平谷区和通州区已经开始试点,凡是要进入到工地作业的非道路机械,必须先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登记,将信息录入APP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