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效显著

   日期:2019-05-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1621    评论:0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安徽和浙江联合推动的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让新安江流域成为了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近日,记者走进安徽黄山,探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情况。

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六股尖,干流总长359公里,其中安徽境内242.3公里,占67.5%。每年,新安江有60多亿立方米的优质水资源,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浙江千岛湖,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的60%以上。

据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副局长毕孟飞介绍,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以政策和经济激励机制为杠杆,推动上游地区主动加强保护、下游地区支持上游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自2012首轮试点以来,千岛湖水质总体稳定保持为I类,营养状态指数由中营养变为贫营养,与新安江上游水质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制度效益的同步提升。

在新安江源头的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新安源村,几十棵生长在古村落“水口”的百年古树郁郁葱葱,流经“水口”的溪流清澈见底。新安源村党总支书记许发权告诉记者,新安源村是新安江的发源地,近年来,当地为保护生态环境,定期开展巡逻,清理水源地周围的杂物;同时发动当地百姓,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农药和化肥现在老百姓都不用了,改用有机肥,种出来的有机蔬菜和茶叶很受欢迎。”许发权说,如今,每到节假日,新安源村都会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新安江生态流域补偿机制试点不仅让老百姓受益,也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休宁县流口镇茗洲村,当地正是采茶的时节,村民黄国强正在流口岭茶厂采茶,这里的茶园生产的有机茶,已经连续21年获得欧盟认证,并出口海外市场。“我们的茶园20多年都没有用过任何农药和化肥,尽管产量较低,但价格不菲。”黄国强表示,当地村民每年采茶季,仅人均茶叶收入就有5000元人民币左右。

据毕孟飞介绍,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以来,黄山市编制了《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实施方案》,累计投入126亿元人民币,完成新安江上游16条主要河道综合整治,疏浚和治理河道12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0多平方公里;实现村级保洁、河面打捞、网箱退养、规模化畜禽养殖整治、沿河排污口整治等“十个全覆盖”;关停淘汰污染企业170多家,整体搬迁工业企业90多家,拒绝污染项目180多个,优化升级项目510多个。

此外,基层乡镇创设“垃圾兑换超市”,发动村民捡拾并分类塑料袋、旧电池等垃圾,就近兑换食盐、牙刷等生活必需品,平均每个超市收集垃圾效率相当于3名保洁员工作量。流域企业还创办民间水环境保护基金会,每年向优秀保洁员、环保先进者发放“生态红包”。

据悉,未来,黄山将打造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示范区。加快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全方位深化黄山—新安江—千岛湖战略合作,积极探索流域生态共治、产业共兴、发展共享的共建互促发展模式,力争在跨流域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制度创新等方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进绿色发展园区共建,以融入杭州都市圈为契机,加强两地开发区的战略合作。 
 

微信扫一扫
投稿联系:张先生 13844866317 新闻投稿咨询QQ: 35845245
邮箱:news#ne21.com(请将#换成@)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