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习惯问题,采取强有力的处罚措施通常能收到良好效果;但对于能力问题,就需要专业性来护航。
7月1日,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按照当日开始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垃圾混投的个人将处以50元至200元罚款;单位没按规定实施垃圾分类,最高罚款5万元。接着,北京等地也陆续传出“将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的消息,有消息称,“北京在处罚方面可能比上海还要严厉”。
出于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推行垃圾分类已是大势所趋。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出台严厉的处罚措施,构建良好的环保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新政仅仅聚焦在“严惩”和“罚款”上面,而不注重实际可操作性,恐怕也很难产生理想效果。
政策执行效果如何,不仅要看“处罚力度”的脸色,还要看相关政策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如果居民连“是啥垃圾”都分不清,就算处罚再严,结果恐怕也会事与愿违。毕竟垃圾分类是件很专业的事,苛求每位居民都能将垃圾类别分得清清楚楚有些不太现实。居民能做到的只是对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具体细致的分类还应该由环保领域专业人士来完成。
垃圾应当怎样分类,才能减少居民的误操作?如果居民对各种垃圾的性质不了解,就很难对垃圾进行准确的分类。这种情况是否要接受处罚?这是现实中难以回避的问题,政策制定者应该统筹兼顾,在实施“严厉处罚”之前,还是应该将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责任划分做到位更为妥当。
垃圾分类缺乏统一标准,居民区分垃圾类别具有很大难度。例如,废弃电池既可归为“有害垃圾”,也可归为“可回收垃圾”。不要说普通居民,恐怕专业人士都很难区分清楚。如果不充分考虑垃圾分类的专业性,只是简单地强调处罚力度,就与“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背道而驰了。
因此,垃圾分类应该注重实操性,既要管得严,更要行得通。笔者建议,在具体举措上可以采取“三步走”。
第一步,政策开路,专业护航。垃圾混乱存放的现象,既有居民缺乏对垃圾分类习惯的问题,也有缺乏分类能力的问题。对于习惯问题,采取强有力的处罚措施就能收到良好效果。但对于能力问题,需要专业性来护航,应该由专业机构负责推广和宣传,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垃圾类别的区分。
第二步,全民科普,奖励跟进。要想让垃圾分类成为广大居民的自觉行动,必须在广大居民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每个居民都有能力对绝大多数垃圾准确分类。对于能够准确区分垃圾类别的居民,应该有相应的奖励举措。
第三步,有奖有罚,全民行动。完成了前两步,大多数居民已基本具备准确区分垃圾类别的能力,再配以完善的奖惩机制,何愁广大居民不能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