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评论:中国国家第二批280兆瓦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平均报价整体下行,反映企业对未来国内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预期;而企业纷纷以低价争抢显示其重在该行业提前布局,哪怕只是"赔本赚吆喝"。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光伏发电市场远未打开,政府用招标方式意在发现合理并网电价。而只有相对"合理"的最低报价方能在最後的竞标中胜出,一些被认为不能保证正常盈利和工程质量的过低报价,未必能被接受。
本次开出的光伏电站并网电价价格标,平均报价水平降至每度约1.036元人民币,较去年中标价格下降约5%。
"此次招标的报价情况总体比较符合下一步光伏发展的走势,并基本反应了未来光伏市场成本和需求。"多晶硅生产商保利协鑫能源执行总裁舒桦认为,目前整个光伏产业链的成本正在下降,为启动市场,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应该压缩自己的成本。
参加开标仪式的?西光伏设计部部长张永强记录的数据显示,本次招标的13个项目上网电价的最低报价悉数低于每度1元,甚至出现0.7288元的低价,仅较去年遭到淘汰的最低报价0.69元高出近四分钱。
"部分在质量成本上极具优势的企业,这样的价格还是可以做的。"舒桦称。
但此次招标的一大明显特征是国企蜂拥而上用低价抢标,显然正在加紧产业布局。市场人士评论说,部分企业就是在打"赔本赚吆喝"的牌,其看重的是在光伏产业抢占滩头并树立品牌。
本次招标于6月下旬启动,覆盖西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六省/区的13个项目,特许经营期25年,单个项目规模都在20-30兆瓦,总体规模和项目个体规模都较去年大幅增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基地,目前已有逾10家中国光伏电池公司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市场上市,包括无锡尚德电力、中电光伏、英利绿色能源控股等。而尚德电力2008年已跻身全球第三大厂。
但中国国内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仍然远远落後于先进国家。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此前称,目前光伏内需市场达到了一年500兆瓦的规模,初步设想到2015年时可达5吉瓦。而第一光伏大国--德国目前累计装机已达10吉瓦(1吉瓦=1,000兆瓦)。
去年7月,中国启动了首批光伏电站招标,即敦煌10兆瓦发电项目,最终由中广核集团联合体以每度1.09元竞得。
"合理"最低价方能胜出
并网电价水平的高低,是判断光伏发电是否能被电网接受以及企业是否盈利的关键,受组件成本及光电转换率等因素制约,目前国内光伏发电成本仍大幅高于常规燃煤发电,尚不具备大规模并网发电的经济性,因此光伏市场仍未能有效打开。
与风电此前的发展历程类似,国家发改委设立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的特许权招标,其本意之一就是通过引导竞争来发现光伏发电的合理价格,并通过试探性招标,来摸索定价方式。
但并非在竞标中极力压低价格就可胜出。管理部门在开标仪式上明确表示,只有"合理最低价"才有望胜出。"你不能亏损,你的器材不能粗制滥造。"张永强引述发改委官员的话说。
大唐国际新能源项目一位负责人分析称,在为此轮招标准备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计算25年特许经营期内的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一般而言,其报价对应的内部收益率不应低于8%,否则不如将资金交由理财公司运作。
而张永强认为,按8-10%的内部收益率计算,光照资源一般的项目合理报价应在1.3-1.4元之间,光照资源好的项目则可以报到1.2元。
他并补充说,报价过低会给市场带来不良示范效应,当地发改委官员私下也表示担忧,"说以后恐怕就没有人愿意来我们这做电站了,这实际上给市场带来了很坏的冲击和影响。"
光伏发电是新兴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能源比较,太阳能发电具有分布广、无污染、无噪音等优点,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德国、意大利等光伏发电大国均对其上网电价进行补贴,中国除光伏发电招标以外,还自去年启动财政资金支持的约300兆瓦"金太阳工程"和建筑屋顶光伏项目。
国企急于布局,民企谨慎参与
国企是参与此次光伏发电招标主力,而民营光伏组件商亦抱着宣传目的谨慎参与,但其主要精力仍会放在上游产品的出口市场。
在8月10日开出的135份标书中,超过100份标书均出自央企或具有央企背景的企业。13个项目中,多数最低价悉数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国电集团、华电集团等国企旗下公司报出,其中0.7288元最低价即由中电投旗下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报出。
民营光伏组件商则通过与国企合作的方式参与其中,参与竞标的企业既要想方设法压低报价,又要顾及项目是否能盈利。中国机电商会孙广彬认为,国企目前处于布局阶段,而以利润为首要目标的民企,则会秉持"能赚、不赔"的宗旨,兼顾宣传的目的,谨慎参与国内光伏发电项目。
上述大唐国际人士就表示,"比如太阳能电池板公司,他们给我们供货是每瓦13块左右的价格,但成本也就在8、9块,如果他们自己也来做电站,上游的产品直接供下游,下游(发电)少挣钱或者不挣钱,硬撑着也上,赚个吆喝。"
而分析人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