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去年很多地方出现“气荒”,导致供暖温度过低甚至停暖等情况,刘友宾强调,今年将坚持从实际出发,多措并举,“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坚持以供定需、以气定改,先立后破,各地根据气源、电源等落实情况,合理确定散煤治理计划,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根据各地上报的计划来确定今年散煤治理任务,确保“清洁取暖”和“温暖过冬”两个民生都要保障。
今年秋冬季京津冀PM2.5仍需下降3%
根据已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左右。
据测算,2016年-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完成“煤改气”“煤改电”470多万户。而2017年-2018年冬季,北京PM2.5浓度大幅降低,其中,散煤治理贡献率就达40%左右。
各地推出多种供暖方式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比例为34%。据十部委2017年底共同发布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到2019年,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将达50%,替代散烧煤7400万吨;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将达70%,替代散烧煤1.5亿吨。
地热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目前,河南省首个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已在偃师市首阳山镇开工建设,冬季供暖的地下水经取热后再由回灌井重新注回地下水层,如此循环往复。建成后,每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可减少标煤燃烧76.38吨。
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省建设厅、省环保厅、省农牧厅《关于联合印发的通知》,要求有序推进各地城镇供热系统优化和建筑能效提升工作,因地制宜地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空气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深度、复合应用;优先发展污水、工业废水等再生水源取暖,积极发展地源(土壤源)取暖,适度发展地下水源取暖。在兰州、天水等地开展无干扰地岩热等技术试点工作。
而黑龙江省要求加大对供热企业供热设施检修监督检查力度,少耗能、少排放,努力实现清洁取暖。
任何一种能源都无法“包打天下”
我国北方地区供暖压力大,要实现清洁供暖,用任何一种能源来“包打天下”都是不可能的。据统计,我国北方地区城乡建筑取暖总面积约206亿平方米,如果全部“煤改气”,一年用气量约2000亿立方米,而2017年全社会用气量才2373亿立方米;如果全部“煤改电”,一年用电量约需2万亿度,而2017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总共才8695亿度。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谢秋野说,单从能源供应的层面看,已是困难重重,若再加上每年的财政补贴负担、安全等问题,未来的清洁取暖工作将面临更多挑战。
在周边没有规模化工业企业、集中供热管网不能覆盖的地方,中惠地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佰华建议,电地暖是一种有效的供暖方式。电供暖并非是传统的将电直接加热后供暖,如中惠研发的电热地膜系统,在低谷电价时,通过远红外薄膜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复合蓄能层将热量贮存在系统内,实现长达24-36小时的缓释作用,同时智能远程温控系统对采暖系统的开关、室温设置、节能模式进行智能控制供暖系统等。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