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天津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18年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显著改善,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78,重污染天数10天,同比减少13天;均为近年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2018年达标天数207天。
据了解,6项主要污染物中,除臭氧(O3)浓度同比上升4.7%外,PM2.5等5项均明显改善;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年均浓度分别为82微克/立方米、12微克/立方米、47微克/立方米和1.9毫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幅度分别为12.8%、25.0%、6.0%和32.1%。
从各区来看,2018年空气质量综合排名相对较好的6个区依次为蓟州、河北、河西、河东、红桥和滨海新区;排名较差的6个区依次为武清、宁河、宝坻、西青、静海和北辰区。
“2018年,是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天津市坚持精准治污,统筹推进产业、能源、交通和空间布局四大结构调整,狠抓控煤、控尘、控工业污染、控车和控新建项目‘五控’治理,妥善应对不利气象条件,形成了一套源头防治、标本兼治、全民共治的‘组合拳’。”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杨勇表示,天津市坚持源头防控,大力推动结构性减排,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全力加快钢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集中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2.1万家,2018年新完成居民冬季清洁取暖23.8万户。同时,实施差异化、精细化错峰生产,秋冬季错峰生产停限产企业数量由393家减少至64家。
2019年,是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天津将加快推进四大结构调整,推进全市剩余约50万户农村居民散煤清洁能源替代,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严格控制在45%以下。加快转变运输结构,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2020年底前重点行业铁路运输比例达到50%以上,铁路货运占全市货运量比例达到16%。着力优化布局结构,对全市314个工业园区(集聚区)全部按计划完成保留、整合、撤销取缔工作。
工业和燃煤污染治理方面,2019年,天津将完成22套公共煤电机组冷凝脱水深度治理;加快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2家、实施2家;全市石化企业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燃气锅炉低氮改造167台以上。予以保留的147台燃煤锅炉在已实现特别排放限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实现超低排放治理。
“2019年,天津市将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源头预防,加快结构调整,科学精准治污,力争实现PM2.5持续改善,让人民群众体验到更多蓝天白云。”杨勇表示。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