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农历大年初四,不到19时,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下两河村,周围的深山已与黑夜融为一体,但村道周边家家户户门前随风摇曳的红灯笼,来往停驻的车辆和醒目的“民宿”招牌,仍使这大山深处透出节日的喜庆。
民宿,是这个山村发展旅游的主要模式。下两河村共有42户人家,其中有35户经营民宿。
走进紧挨村道的一家民宿,老板赵洪福正在冰柜旁码放几大袋子花卷,冰柜里塞满了速冻元宵、饺子。“都是提前买好的,今年得多备着点,8间客房住满了。”他停下手中的活,掏出手机,打开两个旅游APP,点开自家的民宿——均显示“已无房”。
赵洪福说,这是他经营民宿四年来头一次预备冬天的食材,也是第一次在冬季开门营业:“今年真是忙不过来了,我还雇了一个帮工呢,以往可没这光景,因为往年不来人。”
“往年最多来吃个饭,还是午饭,肯定不会住宿。”就在赵洪福家隔壁的另一家民宿内,带来30余名游客的导游蒋新月说出了“往年不来人”的原因——“以前冬天,这里的民宿都是烧煤炉,根本不暖和。吃午饭都觉得脚心凉,烟灰也到处是,所以游客都没住下过。”
“但今年就不一样了,‘煤改电’后,特暖和,这屋子至少得有23摄氏度吧。游客们特别满意,都说农家院能做到这个标准真不错,住得舒心又踏实。今年冬季和这个村的民宿合作也是一单又一单。”蒋新月话锋一转,道破了冬夜里山村热闹的原因。
“确实多亏了‘煤改电’,和咱旅行团冬天也能合作了。”这家民宿的老板蔡瑞清高兴地说,“往年只有5到10月份才有生意。现在打开电采暖,游客再也不会嫌呛、嫌冷了。从入冬到现在,我这儿的旅游团就没断过。”
同样,赵洪福也将首次冬季开门营业归功于“煤改电”。他点击着旅游APP,指着“有暖气”的图标说道:“煤改电可真是大功臣,让我家的民宿在APP可以放这个图标了。客人看到后,都打电话问我是不是烧煤的暖气片,我一说是‘煤改电’的地暖,他们就都放心来了。这两个月,我能多赚2万多块钱。”
在下两河村,这几家民宿的首次冬季营业并非个例。在这个北京北郊的山村里,入冬后,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5摄氏度,往年冬季,受限于散煤温度低、无法覆盖大面积的民宿房屋,冬季民宿都会暂停营业。直至去年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煤改电”工程全面完工,不仅全市平原地区基本实现了“无煤化”,下两河村等山区也实现了“煤改电”,这才让民宿营业不分时段成为了现实。
就在这山村的民宿迎来送往、宾客盈门之际,整个北京市已有120余万户客户享受着“煤改电”的温暖干净,“煤改电”带来的变化还有更多……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