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新政后,过热的光伏行业迅速冷却,逐步回归理性;而对于风能行业来说,迟迟未有实质进展的竞价上网,成为了“达摩克里斯之剑”,如何应对新的环境,成为所有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未来的竞争中,最为考验的能力,就是风电产业下游的开发商对于技术的洞察力。
单纯追求建设成本的下降,将会让开发商在未来竞价上网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风电开发商未来或在竞争中,倾向于技术实力更强、发电效率更高的风机厂商。
平价上网大势所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风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88亿千瓦,其中并网容量1.64亿千瓦。2018年年1-6月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794万千瓦。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国累计风电并网容量已达1.716亿千瓦。中国风电依然保持着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
现在制约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转变,成本和技术不再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下一步行业需要积极呼吁打破传统电力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障碍,继续推动电力系统的变革。
2017年,全球超过35%风电装机容量和超过50%光伏装机容量来自中国,全年电力新增装机一半以上来自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技术创新成为风电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各大制造商风机不断推陈出新,整机价格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已经降至3200元/千瓦。风电产业竞价配置资源和市场化交易规模未来将持续扩大,交易量压力进一步增大,全面创新提质增效将成为发展的根本。
此外,面对广阔的海外市场前景,风险控制也成了风电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这些意味着,我国风能行业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即将迎来平价上网新时代。
技术储备成为关键,产品迭代速度加快
从风电行业来说,截至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供应链基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升级贡献力量。同时,我国风电产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
中国已形成了一个涵盖风电开发建设、设备制造、技术研发、检测认证、配套服务的产业链。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风电企业技术实力明显增强,建立起自主研发能力。得益于规模化发展,我国风电的开发建设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进一步缩小与常规能源的成本差距,竞争力明显提升。
在全面竞价上网的政策背景下,光伏开发商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发电成本的竞争。发电成本就是建设成本、运维成本减去一些折旧,再除以发电量,在未来的竞争中,发电量的效率将至关重要。
未来的二十年内,风电将从目前占能源比重的3%提升十倍,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供给方式。而在这一过程中,风能将要回归市场属性,通过积极的市场竞争不断进步。
在这一市场竞争中,风机设备的价格将不再是成本考虑的关键因素,应该考虑全生命周期的成本,通过利用最新的技术提升发电量降低运维成本。而能够对技术重视并有所洞察的开发商,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手。
近年来,风机行业技术驱动的趋势明显加强,产品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过去一个产品平台的周期是三年,第一年测试、第二年推广、第三年调整,而现在,产品平台的迭代周期明显加快,有些产品可能使用一年就面临迭代。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风机市场,存量设备的替代也将成为市场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此外,近年来风电市场空间不断释放,保证了行业的持续发展。
中国风电产业面临艰巨挑战
我们面临着市场竞争、电价退坡、弃风限电、补贴拖欠、生态环保等诸多挑战,设备供应厂商、开发商等整个行业都在积极面对,进行各方面的探索,但政策的持续性对行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经济波动期,信心决定资源的配置走向。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合理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退坡机制,政府应循序渐进,防止断崖式的一刀切。
2018年将是风电转折之年。尽管行业预计新增装机规模可能与2017年相当,但不同的是,一年来整机市场均价同比下降近1000元/千瓦,风机企业竞争更加激烈。
相比传统能源对燃料成本的敏感性,新能源的边际成本为零,其赢得市场竞争的根本在于通过技术进步提升发电效率。风电效益提升及度电成本降低的关键因素又依托于发电量。初步估算,风机年发电1%的电量提升,对应150元初始投资成本的降低。
海上风电发展热度逐步升温
海上风电也被寄予厚望。近年来海上风电发展热度逐步升温,目前在建规模达到600万千瓦,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20年完全可以完成500万千瓦的装机,开工建设1000千瓦的“十三五”规划目标。
在新形势下,风电发展既面临着与传统能源竞争,还面临着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挤压,风电行业内各企业之间也在相互竞争,未来几年对风电行业来说是关键时期,需要在平价上网时代的能源和电力市场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