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艘名为MHO Gurli和MHO Esbjerg的运维船由印度尼西亚的PT Bintang Timur Samudera公司建造,交付给MH-O&Co,并最终由沃旭租借,为Hornsea Project One海上风场提供运维服务。
大家可能都知道,海上风电行业的运维船一般归为两类:普通的运维船(CTV)和尺寸较大的运维母船(SOV)。但随着风电场离岸越来越远,需要能够在更恶劣的条件下运营的大型船舶,可在海上为技术人员提供临时住宿和设备储存,但又无需长期停留在海上。那么一种船身大小、运营能力和运营成本介于CTV和SOV之间的“第三种类型”运维船应运而生。而这两艘由澳大利亚海洋工程设计公司Incat Crowther设计的双体船正是这样一种运维船。
该船在设计中将船尾上部结构最大化,从而为船头留出更宽阔的甲板工作空间。这种布局可为海上风场提供更出色的运维功能,可适应各种不同工作负载条件,包括风机维护和风机齿轮箱更换等。风机齿轮箱的重量约为32吨左右,更换工作就需要一个稳定且设计良好的平台。
主工作甲板上还装配有起重机、救生船、托盘固定装置以及专用绞车使用的挂载点。总共可装载110英尺的集装箱,每10英尺设置一个地脚,可灵活组合使用。
该船配有四驱推进装置,由四台康明斯KTA38主发动机和四台Kamewa S50-3喷水推进器组成。该套设备为船体提供了出色的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冗余性。最高速度为30节,服务速度为25节,可持续14天出海工作,可一次存储62,000升燃料。在超过2米有义波高的环境下为风场提供运维服务。
船上配有储物间、淋浴、厕所、更衣室以及船员休息室。同时提供24名人员的座位,具有良好的前方视野和KAB悬挂座椅,增强了舒适性。
船体中部设有大型仓库和车间设施,前方有休息区。在楼上,中层甲板上有六个船员和两个备用舱宿舍,所有都是单间卧铺。每两个宿舍共用一间洗手间,而船长宿舍设置独立卫生间。第三层甲板上是驾驶室,驾驶员可不间断地观察风机塔筒和周围工作环境。
那些想提高运维船性能,增加出海天数,又不想让运维人员长期在海上居住和工作的风场,是否考虑入手几艘?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