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增装机量数据来看,排名前两位的金风科技和远景能源占据了半壁江山,二者的市场份额超过50%。
新增装机止跌回升
近两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风电正在实现由“规模”到“质量”的蜕变。
此前,全国风电新增装机从2015年高峰时超过3000万千瓦,滑落到2016年的2000多万千瓦,进而滑落到2017年的不足2000万千瓦。在“两连降”之后,2018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终于止跌回升。
简报显示,2018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2114.3万千瓦,同比增长7.5%;累计装机容量约2.1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其中,“三北”地区新增装机容量占比43.2%,中东南部地区新增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6.8%。与2017年相比,2018年,河南、广西、广东等中南部地区增长较快,同比增长33.2%。整体来看,风电开发布局更趋合理。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由群雄并起到几强共治,由产能分散到产能集中,是一个产业成熟的标志。历经多个峰谷周期的淬炼,步入“成年”阶段的风电产业,集中度也创下历史新高。
简报显示,近5年,风电整机制造商的市场份额集中趋势明显,排名前五的风电整机企业新增装机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54.1%增长到2018年的75%,增长了20.9%;排名前十的风电整机企业新增装机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77.8%增长到2018年的90%,增长了12.2%。
从新增装机量数据来看,排名前两位的金风科技和远景能源占据了半壁江山,二者的市场份额都较2017年有所提升。
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中国风电市场有新增装机记录的整机商共22家,十名开外的整机商市场占有率均不足1.5%。有分析认为,伴随产业进一步整合,十名开外的整机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
“出货量少、市场占有率低,意味着难以形成制造端的规模优势,成本控制面临更严峻挑战,由此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市场最终将留下10家甚至是5家有规模效应的整机商。”
海上风机制造同样呈现出高度的产业集中特征。简报显示,2018年共有7家整机制造企业有新增海上装机,其中上海电气新增装机最多,新增装机容量占比达到43.9%。远景能源、金风科技紧随其后。从累计装机量来看,上海电气、远景能源、金风科技3家企业海上风电机组累计装机量占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高达85.9%。
除了整机企业外,风电开发企业集中度趋势也得以延续。简报显示,2018年,中国风电有新增装机的开发企业超过90家,前十五家装机容量合计接近1531万千瓦,占比72.4%。截至2018年底,前十家开发企业累计装机容量合计超过1.4亿千瓦,占比达70%。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增强风电的整体竞争力,彰显规模效应,从而有助于降低风电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更好迎接“平价”时代带来。
机组大型化趋势明朗
在最低度电成本这一“指挥棒”的指引下,机组大型化趋势日渐明朗。特别是在“三北”地区风电重启、海上风电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的背景下,大风机将拥有更多用武之地。
简报显示,2018年,中国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功率为2.2兆瓦,同比增长3.4%。其中,2兆瓦风电机组装机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50.6%,2兆瓦-3兆瓦机组装机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31.9%。与2017年相比,2.1兆瓦-2.9兆瓦机组市场份额增长了31.7%;2兆瓦机组市场份额下降了7.8%。
“整体来看,中国陆上风电正处于2兆瓦级向3兆瓦级过渡阶段。”有行业分析师表示。
刚刚公布中标结果的国家电投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600万千瓦示范项目表明,除个别几款机型外,中标机型容量大多是4兆瓦甚至是5兆瓦以上。
“由于该示范项目的风向标意义,未来陆上风电招标中的机组大型化趋势将更加明显,陆上风电是否会提早步入4兆瓦时代尚未可知。”上述行业分析师表示,“大容量风机需要成熟的配套产业链支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乌兰察布等大项目的拉动下,大容量风机的成本将快速下降。”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