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全国先进工作者姜新: 坚守一线 守护江海

   2020-11-27 南通日报吴霄云268030
核心提示:我是一名党员,党和人民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这是姜新的口头禅。从驻扎长江中心的海事趸船,到滩涂深处的沿海风电场,再到美丽
“我是一名党员,党和人民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

这是姜新的口头禅。从驻扎长江中心的海事趸船,到滩涂深处的沿海风电场,再到美丽长江建设的最前沿……23年间,工作岗位虽几经变换,但姜新的选择却始终如一:像一颗螺丝钉坚守在监管一线,把对事业的赤诚忠胆和对人民的一腔挚爱奉献给了这片江海大地。

从苏通到沪苏通 凝练“吃苦精神”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大桥建设”,这是姜新的承诺。从苏通到沪苏通,他用自己的忠诚和奉献,实践着誓言。

尤其是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集多个“世界第一”于一身,对海事人来说,大桥通航环境复杂程度也是世界第一,水上安全管理难度在世界桥梁建设历史上同样前所未有。大桥施工水域平均每天船舶流量达2700多艘次,高峰时多达5000多艘次。

为服务大桥建设,姜新和同事一起,每天深入现场调查研究,仅巡航每天就超过10小时。同时姜新从规范管理上找办法,他提出的上下游驻点卡口制等9项创新举措,参与制定的《大桥施工期通航管理规定》等四个规范,既提升了监管效率,也为工程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大桥水上钢箱梁吊装交通管制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7小时,为近10万艘船舶节约运输成本达4亿多元。

在保障两座世界级大桥建设中,他和同事创造了大桥建设期间1000万艘次船舶通航“零碰撞”的奇迹,创造了水上施工“零事故、零污染、零伤亡”的纪录。

从沿江到沿海 演绎“创新精神”

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南通沿海海上工程井喷式发展,姜新响应组织号召,从沿江转战沿海。这里将打造江苏入海新通道和全国最大规模的风电建设,他也在南黄海续写着他独有的荣光与价值。

施工现场偏远、道路崎岖、风沙四起;漫漫滩涂,一望无际,有些甚至无路可去。姜新和同事千方百计地寻找监管方案,凭着“土”办法,没有船就趁着落潮坐拖拉机,没有车就乘“11”路,一次检查往往需要耗时7-8个小时。沿海风电场离岸较远,参与施工船舶、人员众多,施工周期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出了名的“难监管”。

姜新为了啃下“硬骨头”,一家一家企业走访调研,采数据、摸情况,每次去施工现场需要乘艇在风浪里颠簸5个多小时,有时还会发生因潮水而被困施工船舶的情况。

“既然回不来,那就不回来!”姜新和同事们打破检查当日往返的常规,创新建立风电场驻点检查机制,在3-4天的驻船检查期间,除规定动作外,应急知识培训、夜间应急演练,无人机辅助检查等一应开展,船员海上作业安全知识和技能也得到有效提升。

如今,南通沿海6个已建风电场每年发电量约3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81.6万吨,极大满足了长三角地区人民群众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南通现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基地、全国最大风电配套装备产业制造基地。

从碧水到蓝天 诠释“担当精神”

随着南通沿海蒋家沙、华能、龙源等风电场,吕四十万吨航道疏浚等项目顺利完工,姜新又转战沿江。在这里,“建设美丽长江”的光荣使命在召唤。

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姜新和同事大力推广实践“一零两全四免费”的船舶污染物处置方式,打造船舶污染防治“江苏模式”。一年来,他共对船舶抽检燃油113艘次,服务船舶生活垃圾免费接收465艘次,服务船员免费交通546人次。

“大家行动自觉了,碧水蓝天就指日可待了”。在姜新和所有海事人的努力下,如今,南通港已经实现到港内河船舶生活垃圾、污水全接收、全处理,辖区船舶污染物零排放,提供免费水上交通。

“三无”船是长江污染源之一。在地方政府的牵头下,海事部门开展打击“三无”船的专项行动。作为“三无”船整治的主力,姜新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一教育、二通报、三联动、四强制”的“1234”工作法。

三年来,他宣传教育船民1400余人次,参与行政强制“三无”船舶60余起,有效清理了长江沿线,保护了水域环境。

(记者 吴霄云) 
 
标签: 风电 华能 龙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