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对应的,大约需要480万个分布式充电桩、1.2万座集中式充换电站。
公共充电桩的建设将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而进行,但对于电动汽车车主而言,目前依然存在这些问题。
1、用电成本高,价格贵
市场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一般按照峰平谷不同时间不同电价来收费,再加上服务费,价格比起民用电要贵上不少,导致很多时候,电动车的出行成本甚至和燃油车相差无几。
部分地区有固定车位的车主,可以自建充电桩,这样在出行成本上可以达到最优,也免除了在外充电的困扰,不过对于大部分城市而言,这毕竟只是少数。并且自建充电桩还要面临与物业、电力管理部分之间复杂的关系,协商起来非常麻烦。
2、标准不统一,兼容性不足
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分别由政府和企业运营,但采用不同的充电卡或各自的APP客户端支付,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用户在使用时也会遇到诸多困扰。
从电动汽车目前的发展来看,充电速度还不够理想,即便是快充也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而公共充电桩的充电环境一般并不理想,等待时间也较长,期间花费的时间以及精力是难以让人愉悦的。
3、缺乏管理,损毁、被占用较多
公共充电桩也相当于是一种共享的社会资源,并且对于车主自助式体验非常友好,但这也带来缺乏管理上的一个弊端。
部分车主不规范的使用充电桩以及开放环境下外部人为因素的破坏,是的公共充电桩的损坏率较高,不能保证正常使用。
并且,由于停车位的紧张,在公共停车场的充电桩容易被燃油车霸占,这让很多电动汽车车主望“桩”兴叹。
4、分布不均,利用率低
充电桩建设投入成本高,但运营模式较为单一,再加上消费市场的电动汽车普及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初期需要较大的维护成本,但利用率却难以匹配。
充电桩和加油站的功能相似,但是分布更加零散,部分地区一桩难求,而部分地区可能供过于求,在有效利用率上没有达到一个平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很大程度上影响车主的购买意愿。而解决充电难的问题,还需要政府以及企业共同努力,制定规范的市场制度,提供更好的充电体验,这样才能免除电动汽车发展的后顾之忧。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