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炭素行业协会分析其原因是如下几方面综合因素导致的:
一是前几年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大环境不佳。整个行业经济效益非常差,特别是石墨电极生产企业,从2009年到2016年经济效益连续下滑,多数企业亏损,自2012年以来石墨电极生产企业更是全部亏损,使得相当多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或半断裂,有的企业完全停产,有的半停产、有的减产维持运行。正常的大修、技改无力进行,新建企业无法投产运营,全行业石墨电极产能萎缩,产销量大幅萎缩了26.14%。
二是钢铁行业去产能、取缔“地条钢”,严控环保指标。部分中频炉改电炉,部分已停产的电炉相继复产,电炉炼钢比由前几年的低值快速上升,使得炼钢用石墨电极需求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而且,目前国内废钢储量很大,也为电炉钢比上升创造了条件。
三是随着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减排治霾、保护环境。去年第4季度以来,环保部对京津冀及环京津冀地区28个城市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被称为我国环保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今年5月18日,环保部又下发了2017年773号文《关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环保督查将更加严格、范围更广、力度更大,主要涉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4省。这4个省恰恰是炭素企业比较集中的炭素大省,对炭素生产的影响可想而知。
而且,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保排放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高强度的环保督查亦在进行中,全国范围内的炭素生产都已经或还要受到影响。随时会有正在生产的炭素企业被关停、被限产、减产,一些早已停产的企业因资金、环保等因素难以复产。中国的炭素制品,特别是石墨电极产能利用率越来越低。需求在增大,实际产量在缩减,供不应求的局面自然形成,而且短期内难以缓解。
四是在国际市场,石墨电极的缺口更大。在前几年经济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已有6家全球知名的石墨电极生产企业相继关停,有的企业部分设备拆除,复产困难,致使产能缺口达到近20万吨,使得国际市场上也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在整个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外销方面量价齐升,甚至有的国外用户主动提出加价拿货的要求。
五是石墨电极工艺流程及生产周期比较长,一般要4~5个月的生产周期,市场出现变化,难以迅速补充和扭转。况且有些企业因资金、环保等问题也没办法在短期内增产。
六是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产针状焦由今年初的4000元/吨涨至7月中旬的25000元/吨,涨幅超过400%,且资源依然紧张;进口针状焦由今年初的420美元/吨涨至7月份超过了2000美元/吨。同样,煅后石油焦价格累计涨幅达140%。煤沥青类价格依然快速上涨,2016年12月份至今鞍钢、本钢沥青价格涨幅达197.27%,金源沥青价格涨幅为74%,黄骅沥青价格涨幅为117.39%。综合针状焦、煅后焦、煤沥青价格涨幅,平均达到236.37%。截至6月底,主产区改质沥青价格为3650元/吨~4000元/吨,与2016年底相比涨幅达1500元/吨~1650元/吨;中温沥青价格为3300元/吨~3500元/吨,涨幅达1350元/吨~1400元/吨。
七是生产石墨电极的原料———针状焦和低硫石油焦货源紧张,供不应求。石墨电极生产无法放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优质原料短缺,将长期困扰石墨电极生产企业。
多年来石墨电极价格持续低迷、直至探底之后,炭素市场正逐步回归理性,这是市场综合效应推动所致。产品价格的理性回归为炭素企业的创新发展、技术进步、装备升级、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要理性看待市场,越是在这种好的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长计议。
各炭素企业要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加速炭素新材料的研发;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加大节能环保有效投入,强化环保设施的日常运营管理,确保环保达标,清洁文明生产;越是在产品畅销的情况下,更需要在供需双方良性互动,优化产销衔接,越要重视产品质量,以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赢得客户的长久信赖。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