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锂离子电池市场首次超过90吉瓦时

   2017-08-17 中电新闻网9200
核心提示:8月11日,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发布了《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版)》(简称《白皮书》)。该《白皮书》显示,201
8月11日,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发布了《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版)》(简称《白皮书》)。该《白皮书》显示,2016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达到3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增速较2015年下滑了15个百分点。按容量计算,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首次超过90吉瓦时,同比增长18%,容量增速高于产值增速。
 
总体来看,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市场整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行业创新加速,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在产业市场结构方面,出现了显著调整,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市场占比逐渐下降,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占比持续上升。在产业市场分布上,行业集中趋势进一步凸显。不仅市场向少数国家集中,而且呈现向少数企业集中的态势。
 
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异军突起
 
《白皮书》显示,2016年全球及我国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产业市场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市场结构发生显著调整。全球市场方面,按容量计算,去年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占比44.7%,比2015年的50%下降了5个百分点,占比首次跌破50%。与此相反,去年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占比却比2015年的40%增长了5个百分点,占比达到44.8%,首次超过消费型锂离子电池,而其他(储能、工业型)锂离子电池占比为10.5%,基本与2015年持平。
 
我国市场方面,2016年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市场占比达到52%,首次突破50%并超过消费型锂离子电池,而2015年这一比例还只有47%;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市场占比继续下滑,2016年约为42%,2014年和2015年这一占比还分别为83%和48%;另外储能型锂离子电池在光伏分布式应用以及移动通信基站储能电池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2016年达到6%,比起2014年的4%、2015年的5%,一年上一个台阶。
 
之所以全球及我国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占比出现这种逆袭态势,原因之一在于,近两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开始爆发性增长,电动自行车占比也稳步提升,而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长则现平稳趋势,便携式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开始逐步退出市场。
 
例如,在全球电动汽车热销的带动下,以松下、汤浅等为代表的日本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相继向动力电池转型,带动日本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呈现加速增长势头。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日本国内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12.4亿只,创2010年以来的新高,同比2015年增长了27%。其中,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产量占比已经接近2/3,创历年来新高。
 
原因之二在于产业投资力度持续升温,骨干企业加快扩产。2015年开始我国电动汽车呈现井喷式增长势头,带动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需求猛增,2016年这一局面继续持续,加上“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的战略决策,骨干企业纷纷加快扩产步伐,以期在动力电池领域抢占有利市场地位。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国内锂电产业投资(含拟投资)超过1200亿元,实际投资550亿元,其中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隔膜投资额最多。
 
《白皮书》显示,预计今年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占比有望突破60%,而动力锂离子电池对拉动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90%。
 
行业集中趋势愈发明显
 
《白皮书》显示,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产业市场的集中趋势首先体现在区域上,中、日、韩三国占据了全球97%左右的市场份额。
 
从产值看,2016年,日本国内锂离子电池行业销售产值达到3799亿日元(约2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韩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达到113.3亿美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2015年下滑14个百分点。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达到1280亿元,同比增长30%。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继续推动下,以及中国消费电子产品企业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预计今年中国在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占比将达到43%,较2016年提高3个百分点,将进一步扩大与日本、韩国的差距。
 
锂离子电池产业市场的集中趋势还体现在企业之间,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集中于少数几家企业手中,骨干企业的优势在逐渐建立。以我国为例,根据2016全年动力电池厂商出货量数据看,排名前10家厂商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达到16.4吉瓦时,占比高达82%;而2015年的前20强占比也才81.3%。而且这种集中趋势将进一步加剧,预计今年前10名供应商的市场占比将超过87%,较2016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出现这种集中的原因在于骨干企业在品牌、影响力、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其产能扩张速度快且有良好的市场基础,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而众多中小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要想打入新能源汽车厂商采购体系,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较长时间开展验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