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企做大做强”为口号,神华和国电在刚过去不久的七夕节正式“牵手”,新成立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资产规模仅次于国家电网、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历经近三个月的停牌后,国电电力和中国神华于9月1日双双复牌,双双涨停。一片欢腾过后需要认清的现实是,对于发电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做大”早已不能保证“做强”,所谓“巨头”,也只是在即将来临的冬天,过的比别人稍微暖和一些。
而不久前,一些“抱团取暖”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8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对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组织23家火电企业达成并实施直供电价格垄断协议一案的处罚决定。4家发电央企集团、4家山西省属发电集团以及15家发电厂涉案其中,共被依法处罚7338万元,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被顶格罚款50万元。法律的红线不容触碰,但火电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却步步紧逼,重组或许是火电企业能做的最好选择,“做大”已经成了生存的手段。
原五大发电集团旗下主要上市公司中,国电电力上半年以16.9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将其他四家甩在身后,而做得最大的华能国际,3804.42亿元的资产却只创造了7.8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中国电力的净利润构成也已有力地证明,巨大的火电资产为企业贡献利润的能力已经越来越有限。神华国电共同组建的火电合资公司,试图将神华煤电互保和国电高参数的优势相结合,同时缓解煤电矛盾。
火电合资公司已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的煤炭、风电等资产或也将陆续注入专门平台,以提高其在各自领域的竞争力。从集团层面看,国家能源投资集团风电规模、发电总装机等,都足以在行业中傲视群雄,但距离“垄断”仍相去甚远。尤其对火电这样一个经营状况持续恶化、站在“全面亏损”悬崖边上的行业而言,生存最要紧。
清洁、高效、调峰、大容量、保障供电……中国的火电技术、设备越来越先进,运营、管理越来越严格,但盈利能力却越来越差。煤炭去产能与经济结构调整,锁定了火电企业成本与价格的限值,煤电联动也因此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沦为一纸空谈。7月份开始上调的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也在高煤价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稀释。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