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能源变革的历史。能源的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了社会的巨大进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发展形态。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煤炭的广泛使用为标志,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油气时代的兴起特别是电力的发明和更大范围的使用,点亮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向前的火炬。在人类即将步入以清洁能源为支柱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的历史时刻,作为发展中大国,如何加快能源转型升级,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形势,推动能源绿色发展?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内容的“两山”思想, 揭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刻道理,体现了对人类发展意义的深邃思考,如同一座耀眼的灯塔,为我国能源乃至世界能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南。
一、能源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思想实践的源头,“两山”思想是从实践中诞生、升华的科学理论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两山”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创立,并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升华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思想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能源的重视和思考贯穿了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
“两山”思想萌发于总书记对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的深刻思考和具体实践。40多年前,担任梁家河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为改变当地缺煤少柴的现状,自费到四川实地学习,回来后在村里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把梁家河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沼气化村,全村70%的家庭用上了沼气,为村民解决了照明、做饭、供热的困难。1975年8月,陕西省沼气现场会在梁家河召开,推广该村大办沼气的经验,在黄土高原上擎起了发展清洁能源的旗帜。时隔30年,2005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淳安县下姜村视察时,专门参观了当地兴建的沼气池。他说:“我曾经是建沼气的‘专业户’。30年前我在陕北农村插队当党支部书记时,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村。当时还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一定要把建沼气这件事办好,让群众真正受益。”,并鼓励村干部加强管理,把下姜村建成全县的沼气示范村。今年6月,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信祝贺,进一步体现了对清洁能源和能源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希望分享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的认识和经验,共同推动全球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两山”思想蕴含了能源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习近平同志主持制定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开展能源研究,重点是节能技术,开发太阳能、沼气、风能、地热能应用。抓好新能源推广,包括:加快沼气资源的宣传推广;适当发展太阳灶,充分利用太阳能源;改造高耗能设备,推广节能设备,发展节能新产品,降低能耗,提高效益;普及推广节柴(煤)灶等。30多年前,一个经济还不发达、各个方面正在“翻身”的内陆县做出太阳能、沼气、风能等清洁能源以及节能工作的发展规划,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既为“两山”思想奠定了绿色的基调,也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对化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以及主体能源更替的超前认识。
2008年,习近平同志先后在中央党校、吉达国际能源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指出:既要追求科技程度高,又要强调绿色内涵深;不能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不能不顾子孙后代,有地就占、有煤就挖、有油就采、竭泽而渔;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着力建设生态文明,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兼顾经济性和清洁性的双重要求,积极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明确能源发展“不能再走老路,不能断送了子孙的后路”,要实现能源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类永续发展。
“两山”思想开辟了能源发展理论的新境界,是推动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的根本遵循。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能源结构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鲜明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等重大战略思想。“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与“两山”思想一脉相承,是“两山”思想指导能源绿色发展的具体化和行动指南,讲话中仅涉及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就达8处。深刻阐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绿色合作、绿色发展的崭新理念,揭示了实现主体能源更替、完成能源开发利用方式根本性变革的要义,指出推动形成能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路径,为我国乃至世界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纵览人类文明史,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农耕时代虽然“绿水青山”,但生产力极不发达;工业革命带来了煤、电的广泛使用,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否定了农业文明,但带来了“两山”矛盾。正是在“两座山”的抉择中,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内容的“两山”思想,指明了如何和谐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科学地回答了“两山”如何抉择的难题,蕴含了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共同推动能源绿色发展等宏大理念,揭示了能源革命的本质和能源发展的根本目的,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明自觉和生态自觉,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中国担当。
二、“两山”思想指引我国能源绿色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两山”思想是我们治国理政的主要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与“两山”思想根脉相通,既是能源领域践行“两山”思想的行动纲领,也是能源领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措施。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我在浙江工作时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是大实话,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这个观点,这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奔着这个做”。在“两山”思想的指引下,我国能源领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绿色、清洁、低碳、多元的发展方向,坚持“就要奔着这个做”的总要求,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正确处理能源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开创了我国能源绿色发展的崭新局面。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能源革命框架体系全面构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着眼于实现主体能源更替和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牢牢恪守绿色发展理念,制定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及系列行动计划,规划2016—2030年我国能源系统整体发展路径,提出2030年能源发展目标;编制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实施指导意见,把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进一步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基本确立了能源革命的主体框架。立足能源绿色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能源革命“三步走”的任务:第一步实现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成为供给增量主体,第二步实现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供给增量主体,第三步实现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供给主体。明确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和10%,到2030年分别达到20%和15%的中长期目标,并进一步进行了细化:即到2020年,全国常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4亿千瓦、2.1亿千瓦和1.1亿千瓦以上,2030年分别达到4.2亿千瓦、4.5亿千瓦和5亿千瓦,为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提供清洁、绿色的能源保障。
清洁能源发展领跑世界,为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16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5.7亿千瓦,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5%;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3.3%,比2010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稳居全球首位。水电持续扩容。近5年我国新增水电装机约8300万千瓦,预计2017年底总装机约3.4亿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1万亿千瓦时。风电领跑全球。2012年以来,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截至去年底,风电累计新增装机容量8758万千瓦,成为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光伏发电快速扩大。自2013年起,连续4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去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7742万千瓦,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的时期。最新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认为,中国正引领着全球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
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低碳化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占全部能源消费65%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仅增长0.2%,增速比2012年回落了1.4个百分点,煤炭消耗量减少了4.7%,是煤耗连续第三年减少。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高耗能行业生产回落、投资比重下降,有效抑制了能源消费的增长,同时,高耗能行业投资回落又将缩减未来能源消费需求空间,体现了我国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取得新成效。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建筑节能标准不断提高,绿色交通体系加快形成,节能产品广泛应用,绿色生活方式蔚然兴起。能源消费模式不断创新,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能源替代普遍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即将全面建成。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00万辆,建成公共充电桩超过17万个,全国高速公路干线和主要城市充电网络初具规模。在今年的金砖国家能源部长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指出,“十二五”时期,中国以年均3.6%的能源消费增速保障了国民经济7.8%的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2%,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20%左右。
化石能源清洁化步伐加快,绿色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基本建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面提速,煤炭去产能和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工作扎实推进。截至2016年底,已取消1240万千瓦不具备核准条件项目,关停落后煤电机组492万千瓦,煤电基地配套项目规划建设实现按需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加快,石油保持稳产,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成品油供应质量全面升级。截至去年底,我国原煤入选率达到68.9%,现役煤电机组已全面实现脱硫,脱硝比例超过92%,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工业化生产的国家。坚持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加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布局优化和提质增效。科技创新引领能源绿色发展。国家能源局党组提出我国能源科技中长期15大创新方向、139项创新行动和能源装备15个重点发展领域,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能源发展进入创新驱动的新阶段。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示范项目建成投产,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核心装备实现自主研发制造,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技术国际领先,大规模储能、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三、以“两山”思想为总纲,谱写生态文明建设的能源篇章
能源领域践行“两山”思想,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坚持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把能源发展融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当前能源发展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问题叠加、困难加大的新挑战。谱写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能源篇章,必须把握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和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两山”思想为引领,以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能源发展道路。
践行“两山”思想,始终把绿色化作为能源发展“第一标准”。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绿色化”的概念,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的升华,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绿色化”是实现能源绿色发展的标准和遵循。作为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物质基础,能源的绿色化程度直接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是衡量能源绿色发展的一把标尺。践行“两山”思想,就要始终坚持“绿色化”这个第一标准,让能源结构变绿、生产方式变绿、产品变绿、消费方式变绿,促进经济向以生态为核心的发展方式转变。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主动顺应能源发展大势,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不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增强可再生能源核心竞争力。推进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培育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牢固树立生态红线意识,正确处理能源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最大程度减少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加快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提升新型煤气化、直接液化、煤制烯烃技术,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践行“两山”思想,始终把节能作为“第一能源”。节能提高能效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最清洁、最经济的“第一能源”。实践证明,节能提高能效并不只是弥补能源供应不足的辅助手段,更是满足能源需求增长、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是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经济繁荣、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内容。在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要坚持节能优先的方针不动摇,把提升能效作为作为能源转型的一个核心指标和重要抓手,突出发挥提高能效助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要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把节能优先的理念措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用能方式由粗放浪费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加强节能文化建设,开展绿色消费教育,推动全社会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更加绿色低碳,积极促进绿色消费理念和消费文化的形成。
践行“两山”思想,始终把服务民生作为能源发展“第一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说到底是为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两山”思想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对人民健康的尊重,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民生情怀。大力实施能源民生工程,既是新形势下做好能源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能源系统践行“两山”思想的内在要求。始终把群众“用上能、用好能、好用能、用绿能”作为能源发展的基本原则,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增强能源民生保障能力。制定出台总体规划和相关配套方案,积极推进北方地区群众冬季清洁取暖,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和农村生活方式革命。通过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等方式,早日基本实现雾霾严重城市供暖清洁化。加快电网升级改造、光伏扶贫、贫困地区能源开发项目建设进程。积极推进能源领域大气污染防治,着力做好油品质量升级,改善长期以来“车好油劣”的状况,进一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群众绿色出行基础,真正实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发展目标。
践行“两山”思想,始终把体制革命作为能源发展“第一保障”。体制革命是习近平总书记能源革命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能源行业践行“两山”思想、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的保障和动力。准确把握我国能源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进行思考,着力破解能源发展改革攻坚期、“深水区”的困难和问题,实现能源绿色发展。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煤电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确处理需求与供应、存量与增量、上游与下游的关系,有力有序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全面促进煤电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高效清洁煤电体系,到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1.5亿千瓦以上。推进油气体制改革,深化油气勘查开采、进出口管理、管网运营、生产加工、产品定价体制改革和国有油气企业改革,释放竞争性环节市场活力和骨干油气企业活力,提升资源接续保障能力、国际国内资源利用能力和市场风险防范能力、集约输送和公平服务能力、优质油气产品生产供应能力、油气战略安全保障供应能力、全产业链安全清洁运营能力。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加大电力市场化建设力度,重点建设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开展新能源微电网、风电平价上网示范,研究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努力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机制和政策保障。加快能源领域法律法规立改废工作,进一步完善能源监管服务体系,继续推进能源治理模式向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监管、服务的重大转变,全面深化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