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光热发电装机5GW,德令哈将占40%

   2017-09-25 能源圈吕荣洁4280
核心提示:时值金秋时节的9月22-23日,2017第二届中国德令哈光热大会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海西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此次大会
时值金秋时节的9月22-23日,2017第二届中国·德令哈光热大会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海西会议中心如期举行。
 
此次大会的主题是“聚焦清洁能源高地、打造世界光热之都”。这一主题彰显了海西德令哈市着力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使“光热之都”成为德令哈新的城市名片的信心和决心。
 
德令哈,蒙古语意为“金色世界”。众所周知,德令哈拥有丰富的光照资源和辽阔的土地资源,为其光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卓越的基础优势。
 
随着青海中控一期10MW光热电站投运和二期50MW光热项目、中广核50MW光热项目、青海博昱50MW光热项目等一批光热发电项目的开工建设,德令哈正在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光热发电基地。
 
此外,德令哈市已基本构建起“技术试验-装备制造-发电站”为一体的新能源全产业链格局,成为全国少数具备新能源全产业链集中发展优势的地区,昔日的荒滩如今已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热土。
 
在本次大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共同探讨了光热领域的政策、技术和趋势,为推动国家光热产业发展、政策发布、创新技术与交流、资源对接以及产能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中共海西州委书记文国栋:德令哈不断探索光热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海西州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依托资源优势,立足区域实际,创造了同一地区短期内最大太阳能光伏电站安装量、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网系统工程等多个“世界之最”。州府德令哈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搭建多方交流合作平台,把新能源发展有机融入城市建设、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不断探索光热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随着一批光热示范电站在德令哈开工建设,以及空气储能、熔盐储能等先进技术推广,德令哈市已基本构建起“技术试验-装备制造-发电站”为一体的新能源全产业链格局,必将有力助推海西州建成“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国家级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实现柴达木盆地“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
 
这次大会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办,对于充分利用海西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扩大海西新能源产业规模,提升海西光热发展知名度,进一步推动柴达木盆地新能源产业发展特别是光热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李创军:我国具有太阳能热发电集中开发的资源潜力约3亿千瓦
 
太阳能热发电具有可调节、启动时间短的优势,可替代火电机组,形成规模后有利于增强系统调峰能力,有利于风电、光伏的消纳,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开发中的新兴力量。
 
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太阳能热发电集中开发的资源潜力约3亿千瓦。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推动第一批示范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力争2018年底前建成投产。对不能按期投产的研究价格联动机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组织企业、科研院所加强技术攻关,提高关键器件与主体装备的国产化水平。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争取国家有关方面在土地、财税及信贷方面给予热发电更多支持,进一步完善示范项目操作方式和运作模式,做实示范项目可研等前期工作。在认真总结第一批示范项目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择机启动第二批示范项目建设。
 
通过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扩大市场,尽快使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具备完备的产业链,降低造价成本,为今后太阳能热发电在国内的大规模发展和走出去打好基础。
 
青海土地广袤,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热发电条件得天独厚,是我国光热发电发展的主阵地。经过多年努力,德令哈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中共海西州委常委、德令哈市委书记孙立明:“十三五”期间德令哈力争建成2GW光热装机容量
 
海西州是国家级循环经济区,更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推进新型工业发展的主战场。
 
海西州特别是在光热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德令哈市将立足于新能源多技术路线并存、全产业链发展的现实基础,充分发挥好光照和土地资源等优势,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成2GW光热装机容量,并以此带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链,并在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同时,不断推动光热等新能源技术在城市建设、微电网循环、景观美化、扶贫开发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着力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使“光热之都”成为德令哈的城市名片,全力助推海西州建成国家零碳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和送出基地、“领跑者”先进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建设基地以及青海省重点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实现柴达木盆地“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光热发电在多能互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光热发电具有储能效率高、调峰能力强等多种优势,是电力系统友好型电源,在多元化的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解决清洁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提升清洁可再生能源结构比例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在光热发电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实践等方面已形成一定基础,甚至在一些关键设备、核心技术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随着技术进步、产业链贯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光热发电的成本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未来,光热发电将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成为人类应对挑战、创造未来、实现梦想的重要电源。
 
多能互补示范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验证光热发电在储能及调峰方面的优势,从而推动光热发电在“十三五”及以后的加速发展。
 
青海省拥有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产业不可多得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特别是在太阳能开发利用方面,海西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能源产业勇于实践、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光热新能源全产业链集中发展的区域。
 
利用西部地区的荒漠戈壁建设大规模的光热发电基地,可进一步提高我国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降低开发成本,促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光热发电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也将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推动国内能源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许淳:青海省太阳能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青海省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高原大气层相对稀薄,气候干燥,云层的遮蔽低,全年日照达到2500到3650小时以上,柴达木盆地更为突出,年平均日照可达3600小时以上。据测算,其年接受的太阳能折合标准煤1623亿吨,相当于电能360万亿千瓦时。太阳能聚热量居全国第二,仅次于西藏。
 
青海有大量的国有未利用土地。据测算,如果拿出10万平方公里土地用于太阳能建设,即可满足2016年全国的发电装机容量的要求。此外,青海省相对于国内其他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来讲,大量的建设和道路总基础条件完善,太阳能电站并网方便。
 
但是,青海省太阳能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础产业链薄弱,配套能力不足,产业规模小,大企业少,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产能相关配套设施上游产业项目在省内还没形成。二是部分关键技术还没有突破,以青海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还处在起步阶段,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不够健全,研发机构不完善,高层次人才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比较差。三是高技术平台和有职业技能的产业工人缺乏。
 
因此,要依靠科技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一是推动太阳能产业创新技术的发展。二是组织实施重大技术专项,重点在光热发电、光电新材料等安排部署重大科技专项,以突破高能效、低成本智能太阳能电站的关键技术、智能电网高比例消纳和送出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等为主要目标,解决产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着力降低成本,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三是推动标准体系建设,用标准在国际上获得太阳能发展的话语权。四是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建立太阳能资源的数据收集机制。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李海峰:规划建设青海海南到河南、青海海西到华中两条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专送清洁能源
 
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创建清洁能源示范省的战略部署,重点打造海西、海南清洁能源基地。我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指导下积极支持我省清洁能源示范省的建设,开展全清洁能源、特高压直流外送相关研究,并规划建设青海海南到河南,青海海西到华中两条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专送清洁能源。
 
因此,海西地区大规模建设光热电站,既是新能源统筹开发的需要,也是支持多能互补可靠外送的需要。
 
目前,德令哈中控二期50兆瓦塔式光热电站、中广核50兆瓦槽式光热电站均已开工,德令哈光热发展形势喜人。但是现阶段光热发展仍然面临着技术成熟度不够、装备制造能力不足、总体造价水平偏高等问题,影响了更大规模的开发。希望通过德令哈光热大会的推动,国家进一步加大对青海光热发展的支持力度,德令哈市继续增加光热开发规模,积极开展多样化技术试点,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海西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栾风江:2030年底形成20GW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
 
海西州立足资源优势,切实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十二五”以来,海西州光热开发步伐加快,占总装机容量的0.21%。2016年9月,国家能源局下达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指标,其中海西州三个项目总的装机容量是235MW,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中广核50MW光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目前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计划于明年3月实现并网发电。黄河上游塔式135MW光热电站调整施工用地后正在加强开展前期各项工作,目前已完成了项目的可研和初步设计。
 
“十三五”期间我们计划新增13.5GW新能源装机容量,打造以青海为主的光伏发电全产业链集群,以风电全产业链集群和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主的光热全产业链集群,实现新能源电站直接投资900亿元以上,配套产业项目400亿元以上,配套产业产值达到900亿以上。到2030年底形成20GW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着力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新能源运用示范城市,使“光热之都”成为海西德令哈的城市新名片。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孙锐:建议马上启动第二批光热发电项目的申报工作
 
“十三五”电力规划预计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提升31%,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比重提升到39%。其中,太阳能发电达到1.05亿千瓦,今年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其中到2020年光热发电要达到500万千瓦。
 
我国的光照资源和拥有的荒漠、戈壁土地资源可支撑近10亿千瓦的光热发电装机规模,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我国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开发和实验运行,已经基本掌握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利用西部地区的荒漠和戈壁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发展基地,可有效提高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有利于实现我国能源替代和碳减排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太阳能热发电,可促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促进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的发展,显著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有利于国内相关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
 
太阳能热发电工程项目具有自身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大、与场址外部资源关联度高、项目相对集中等特点,建议地方政府要做好光热发电基地规划工作;建议地方政府在用地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例如草场补偿费、植被恢复费、土地使用税等;由于国内银行信贷利率较高,在光热发电项目电价构成中,融资成本的比重在20%以上,因此建议国家对光热发电项目给予低息贷款政策;加快国际合作与自主创新的步伐;要完成“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的2020年实现光热发电装机5GW,建议马上启动第二批光热发电项目的申报工作。
 
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建祥:影响光热发电度电成本的核心因素是上网发电量
 
储能塔式光热电站经济性主要是通过单位千瓦时投资或度电成本进行评估,应该说度电成本评估得更全面一些。
 
影响度电成本的核心因素是上网发电量,这是最重要的。
 
相对槽式电站来讲,塔式光热电站在光热和热电效率上都具有优势。
 
国外塔式光热电站受设计值偏高、故障率高等影响发电量暂未达到设计值。
 
中控太阳能掌握塔式高精度规模聚光和高温熔盐储热核心技术,具有高可靠性及环境适应,10MW电站发电量与设计值偏差小于5%。
 
中控德令哈10MW储能电站持续稳定发电一年多,实现了技术和装备的全面现场验证,能够实现50WM/100MW示范项目的成功投运,并确保发电量达到设计目标。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