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甄建桥解读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湖北省能源局牢固树立“资源消耗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三线思维,坚持创新驱动,深入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供给、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着力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日前,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甄建桥就湖北“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一:“十二五”期间,湖北省能源发展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这为湖北省“十三五”期间推进能源供给提挡升级奠定了哪些基础?
答:“十二五”期间,湖北省能源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能源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能源消费也随之增长,2015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64亿吨标准煤,“十二五”年均增长5.15%,电力消费1665亿千瓦时,“十二五”年均增长4.6%。保障全省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支撑,是“十二五”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持续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蒲圻电厂、汉川电厂、西塞电厂、猇亭热电、荆门热电、应城热电等一批大型电源点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全省电力装机总规模达到6410.8万千瓦(含三峡2240万千瓦),比2010年末新增1503.1万千瓦。湖北电网与华北、华东、南方大区电网及华中电网各省相联,在全国联网中的枢纽中心地位更加突出。省内天然气支干线、支线及联络线和成品油管道的建设加快,全省原油成品油管道里程达1690公里,天然气管道里程超过5000公里。城镇天然气设施初具规模,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开始起步。蒙华铁路配套疏运系统中的储配煤基地建设启动。二是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湖北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水电装机规模增长18.4%,开发比例达到90%。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并网装机249万千瓦,在建装机近500万千瓦,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是2010年末的24倍、141倍。清洁能源发电装机3837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59.9%。非水可再生能源合计发电58.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49%。天然气消费占比由1.5%提高至3.4%。煤炭消费占比降至55.9%,较“十一五”期末显著下降。能源结构的优化也加快了低碳环保进程,“十二五”期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2.7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20.1%。煤电机组供电标准煤耗累计下降28克/千瓦时,2015年全省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10年分别下降47.8%、68.3%。三是能源普遍服务水平提高,惠民生能力明显增强。2015年全省人均装机总量达到1.096千瓦,高于全国0.99千瓦的平均水平;人均用能、人均用电分别提高8.6%、17.4%,天然气覆盖区域进一步扩大,全省103个县级行政单位中99个已利用天然气,城市燃气居民用户达到300多万户。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全国领先,成效显著,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下降45%,209万户农村“低电压”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大幅上升。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广加快,新增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装机容量97兆瓦,太阳能光热应用建筑面积6034万平方米,浅层地能应用建筑面积1320万平方米。
以上几个方面的成绩,为湖北省“十三五”期间推进能源供给提挡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有效缓解了湖北省能源供需紧张矛盾,夯实了“十三五”能源保障基础;二是在能源供给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有利于湖北省加快转换能源发展动力,培育新增长点,以及有序推进电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激发湖北省能源市场活力;三是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湖北省加快能源结构优化进程,更好地带动全社会节能减排。
问二:“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优化能源结构,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供给中的比重?清洁能源何时能顶起全省能源供给的“半边天”?
答:优化能源结构主要是要加快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双重替代”进程。湖北省在“十三五”期间,一是淘汰煤炭行业落后产能。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法有序推进煤矿关闭退出。扩大电力、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规模。落实商品煤质量管理有关规定,加大对使用劣质散煤的检查力度,严禁劣质散煤的使用。确保2020年全省煤炭消费比重降低至54%以内。二是着力培育天然气市场。推动天然气在工业、交通运输、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天然气“县县通”工程和“气化乡镇”工程实施。争取2020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风电开发布局和开发方式,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支持建设就地消纳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具有扶贫性质的光伏项目,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通过绿色电力调度,落实水电、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和优先上网。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4810万千瓦,占比达55%以上,顶起全省能源供给的“半边天”。
问三:近年,湖北省太阳能发电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特别是随着光伏扶贫工程的实施,太阳能发电项目如雨后春笋,到“十三五”期末,湖北省太阳能开发利用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答:湖北省的太阳能资源在我国属Ⅲ类资源区,资源禀赋不优,但光伏发电在湖北省可作为有益的补充电源,“十二五”末湖北省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49万千瓦,年均增长170%。“十三五”期间,湖北省重点支持利用荒山荒坡和滩涂等未利用土地建设地面光伏电站;大力推进与公共建筑、户用建筑等相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因地制宜建设与生态保护、污染治理、设施农业、渔业养殖相结合的光伏电站;积极探索太阳能热发电,持续推广太阳能供热应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工作部署,稳步实施全省光伏扶贫工程。到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35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达1.5亿平方米。
问四:作为农业大省,湖北省秸杆等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能源开发起步较早,但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和占比仍然不高,制约生物质能源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生物质能源在湖北省“十三五”能源规划“版图”中的定位是怎样的?
答:湖北省生物质能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包括农林生物质能、垃圾生物质能和养殖场畜禽粪便生物质能等。截至2015年底,全省生物质发电并网装机容量65万千瓦,占全国5%左右,生物质能产业已初具规模,但从资源和发展潜力来看,湖北省生物质能总体仍处于发展初期,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社会各界对生物质能认识不够充分,导致生物质能发展受到制约。二是农林生物质原料难以实现大规模收集,畜禽粪便收集缺乏专用设备,能源化无害化处理难度较大。三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生物天然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仍处于发展初期,受限于农村市场,专业化程度不高,大型企业主体较少,市场体系不完善。另外还包括标准体系不健全、政策不完善等。“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将因地制宜,结合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合理布局生物质能项目,有序推进生物质发电开发,推动生物质沼气、液体及固体成型燃料的综合利用,推动各类生物质能的市场化和规模化利用。到2020年,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35万千瓦,累计达到100万千瓦,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1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14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柴油等液体燃料年利用量60万吨,生物质能年发电量达40亿千瓦时。
问五:随着一批大型电源点项目建成,湖北省在全国电网中枢纽地位凸显,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湖北省规划建成全国能源通道汇集中心、区域能源集散中心和储备基地,将重点实施哪些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答:重点从煤炭储配基地、油气长输管线、电网三个方面推进湖北省能源通道建设,构建高效能源流通体系。一是加强煤炭物流建设。推进荆州江陵、武汉阳逻、襄阳余家湖、宜昌枝城等煤炭物流储配基地建设,打造煤炭储备、物流配送、加工增值和区域交易中心。推进以保障恩施、宜昌山区生产生活用煤为主的专用储配设施建设,解决优质煤炭替代问题。二是加强油气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荆门-襄阳、襄阳-十堰成品油管道工程、潜江-监利原油管道工程和三峡枢纽成品油翻坝运输宜都至秭归管道及配套工程。积极支持川气东送扩能改造、川气东送二线等国家天然气主干管道湖北段建设;推进恩施-来凤、孝感-大悟(广水)天然气管道等省内支线、联络线建设。“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开工建设油气管道长度3000公里左右。三是加强电网设施建设。建设能适应省内、省际、区域、全国联网,各等级电网发展的现代化电网,实现“两个分层网架,三个受端电网”的目标电网,满足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的需求,满足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需要。按照电力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对列入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陕北直流、渝鄂背靠背等接纳外电项目及其配套工程项目,结合湖北省实际需求与承受能力,适时推进。
问六:电能消费水平是反映一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目前湖北省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人均电能消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电压低,电压不稳,是制约农村家电普及率、使用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将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进一步释放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答:我们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电网一直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之一。为补齐农网建设短板,湖北省近年加快推进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签订了农网改造升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湖北省2015-2020年争取投入农网改造资金600亿元以上。
按照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有关要求,结合湖北实际,湖北省提出了“十三五”期间“五年三大步”农网改造工作部署,即:2017年基本消除全省农网存量低电压和供电卡口,完成全省贫困地区、新型小城镇、中心村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电网改造升级,2020年建成全省现代化农村电网体系。
2015-2016年,全省农网总投资达到280亿元以上,其中2015年实现中央预算投资和总投资全国双第一。2017年农网计划投资100亿元以上,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91亿元。目前湖北省已率先在全国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攻坚战,全省34516座泵站、21850个自然村接通动力电,4664个小城镇(中心村)供电更加稳定,农村电力消费实现了大幅增长。
湖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五大重点任务
一是推动能源生产革命,打造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一次能源方面,引入省外优质煤炭,保障省内煤炭的长期稳定供应;全面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和标准,推进油品升级改造;构建多元化气源供应格局,提高天然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电力方面,科学有序发展清洁火电,统筹推进水电保护性开发,积极推进光伏、风电、生物质、地热能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发展,做好核电场址保护工作。
二是推进能源通道建设,构建高效能源流通体系。加强煤炭物流建设,充分发挥铁水联运、水陆联运等综合交通运输优势,建设煤炭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油气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天然气高压长输管道2000公里左右,实施“县县通”“气化乡镇”工程,完善城镇燃气基础设施。加强电网设施建设,建设能适应省内、省际、区域、全国联网及各等级电网发展的现代化电网,提升全省城乡电网整体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积极倡导科学合理用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强化能耗标准约束,“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2500万吨标准煤以内。强化商品煤全过程质量管理,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培育天然气市场,加快燃煤设施天然气替代,拓展天然气在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优化布局建设一体化集成供能基础设施,推动多种能源集约高效利用。因地制宜,推进重点领域电能替代。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四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促进能源产业升级。打造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能源科技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国家级能源科技研发中心和省级研发中心,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和标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专业化生产企业。建成若干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能源科技装备制造集聚区,不断提升能源装备行业技术水平,推动能源装备产业升级。
五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完善能源市场体系。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参与能源公共产品提供。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初步构建湖北电力市场体系,提升电力供给质量和效率。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在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天然气输配管网、城市储气设施、LNG接收站等领域推广运用PPP模式。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