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节能减排战略
不过,为减轻寅吃卯粮,后代还账的不良后果,政府已开始重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战略,强调发展模式的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在10月18~19日于北京举行的“2010中国机械工业节能减排与资源利用大会”上表示,2050年前,中国能源发展三个阶段的特点是:2010-2050年属于转型期。能源体系将从粗放、低效、污染、欠安全,逐步过渡到节约、高效、洁净、多元和安全的体系。其后,进入低碳、绿色时期。
2010-2030年属于困难期。重点解决高效节能、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的突破、化石能源的安全环保和清洁利用、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以及石油安全供应与替代、优化电力系统、改善农村能源形态等问题。
2010-2020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属于攻坚期。将体现为经济重大转型、能源消费增速与结构变化、高效节能减排等方面。由此,出现六个战略组成:
一:节能优先、总量控制(见表1)。
表1 2020年、2030年及2050年中国一次能源结构(单位:亿Tce)
能源总量 | 煤 | 油气(含煤层气等) | 核电 | 非水可再生资源 | 水电 | |
2020年 | 40~42 | 22~24 | ~11.5 | ~1.7 | ~2 | ~3 |
2030年 | 45~46 | 20~21 | ~13 | ~4.5 | ~4 | ~4 |
2050年 | 55~56 | 18~19 | ~15 | ~9 | ~8 | ~5 |
二:煤炭安全开发、洁净高效利用及战略地位调整。逐步降低煤炭占总能耗的比重(见表1);对于洁净化利用,以煤炭“洁净化度”进行定量检查指标;总能源增量由洁净新能源补充。
三:确保石油、天然气的战略地位,把天然气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203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为3000亿m3,加上进口可达4000~5000亿m3,占一次能源的10%以上。
四:有序加快水和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升其为替代能源或主导能源之一(见表1)。2020年前,重点提升、创新核心技术经济能力,包括风电经济效益、太阳能光伏与光热发电成本、间歇性能源并网、纤维素液体燃料技术、海洋能和地热能等。
五:使核电成为绿色支柱能源。发展路线图为:压水堆-快堆-聚变堆。2020年,核电建成7000万kW;2030年达到2亿kW;2050年达到4亿kW以上,占一次能源的15%以上。
六:发展中国特色的高效安全电力系统(智能电网),适应新能源的分布式等用电方式和储能技术。提高电力能源比重,增加非火电比例,到2050年将煤电比例降低至35%。电力需求预测与控制目标见表2。
表2 中国电力需求预测与控制目标
发电装机(亿kW) | 发电量(万亿kWh | |
2020年 | 13~15 | 5.6~6.2 |
2030年 | 17~20 | 7.1~8 |
2050年 | 25~28 | 10.0~10.8 |
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10月27日于北京举行的“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上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煤炭产量可能达到32亿吨,比2009年增加约2亿吨。按此增速,2015年将不低于40亿吨。还有,全国在建的煤炭产能2010年底将达36亿吨,且将集中在“十二五”期间释放。
看来,政府制定的2015年38亿吨煤炭产量的节能目标很可能会成为泡影。这对前面提到的中国能源总量控制战略的实现是一大考验。
他山之石
面对能源紧张局面,在今后不再过分追求GDP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与节能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目前面临的迫切问题。
其实,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都曾不同程度经历过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能源紧张与环境污染问题。以中国的近邻日本为例,日本在上世纪60、70年代也曾出现与中国相似的GDP增速超过10%的经济快速增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