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港保税区新闻发布会获悉,为加快推进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天津港保税区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日前制定出台了“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未来三年,保税区将突出高端引领和产业导向,加强政策引导和管理创新,实施五大人才工程,力争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金融保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明显的区域人才优势。
精准引才 实施五项人才工程
根据“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保税区将实施下列五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
高端人才“精英工程”:积极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等顶尖人才,积极引进产业发展急需、拥有关键技术和成果、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国内外高端人才及团队。未来三年,引进2至5名顶尖人才和重大创新团队,30名“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领军人才。培养100名人才入选131人才工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国家级、市级、滨海新区人才工程(项目)。
紧缺人才“汇才工程”:未来三年,引进和培育10000名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金融保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急需紧缺的各类专业人才。
海外人才“海鹰工程”:依托留创园积极谋划建立离岸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未来三年,引进海外人才1000人。
企业家人才“领航工程”:未来三年,重点培养50名领军型企业家、科技型企业家。
中高技能人才“匠才工程”:实施好天津市“百万技能人才福利培训计划”,高质量建设天津港保税区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年培训中高级技能人才2万人次。未来三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0%。
奖励人才 科技成果转化回报更丰
为了在创新中不断提高人才贡献率,保税区要在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认定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方面不断努力。
一是要完善自贸区人力资源市场和自贸区人才网服务,拓展人才引进、人才评估、人才代理等专业化服务;二是要积极扩大职称“以聘代评”试点范围,争取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中开展“以聘代评”试点,大力开展各类技能大赛,建立以赛代评、以赛促评的评价模式;三是鼓励和支持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技术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转让转化。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区内转移转化的,扣除其处置过程中直接费用后,其净收入的70%或者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收益分配事先有规定或者约定的,按照规定或者约定进行。
留住人才
全方位服务人才发展
为了真诚地留住人才,保税区将提供4方面暖心服务全方位服务人才:实施人才乐居计划、完善人才子女入学服务、健全高层次人才健康保健服务、提升“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
对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可无偿租住区内住房,对区域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可给予大额购房补贴;积极建设空港经济区高层次人才公寓,为高层次人才、配偶及子女落户、入学提供优惠政策;丰富教育资源,积极解决高层次人才、外籍人才子女入学及入托问题;发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等定点医院作用,向高层次人才发放绿色通道医疗证,建立人才健康档案,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并提供预约专家服务;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业务办理等“一揽子”服务,建立人才政策兑现窗口,提高政策兑现效率。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