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印发《黑龙江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该省将进一步转变能源消费理念,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强度,推进生产生活用能绿色低碳化,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利用。具体到风电未来发展来说,《规划》明确将坚持集中式与分散式并举的开发原则,积极开发风电。到2020年,全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900万千瓦。
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的黑龙江,近年来在能源产业体系上进一步完善,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清洁能源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以风电为例,据公开资料显示,该省风能资源丰富,50米高风能资源潜力约为10.2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3亿千瓦,位列全国第四,是全国九个大型风电基地之一。
正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该省发电量多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记者从国网黑龙江省电力公司了解到,目前该省风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568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0%。2017年,该省风电最大发电电力、风电最大日发电量均创历史纪录,风电最大发电电力430万千瓦,占全省发电电力的42%,最大日发电量8140万千瓦时,占全省日供电量的44%。
风电发展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该省能源发展的一些薄弱环节依旧突出。
国家能源局早前发布的2017年度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中,黑龙江就被列为开发建设红色预警区域。根据上述文件要求,红色预警的省(区)不得核准建设新的风电项目,并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弃风问题。
正因如此,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黑龙江省能源主管部门针对产业发展瓶颈,多措并举为风电消纳保驾护航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国家能源局早前发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风电并网运行情况》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该省弃风电量为10.5亿千瓦时,弃风率为12%。较2016年同期水平实现了双降。与此同时,该省风电利用小时数也较2016年同期明显增加。
多措并举促风电消纳
记者了解到,为缓解风电发展与消纳矛盾突出的问题,国网黑龙江省电力公司采取改善电网条件、打开送出通道、提高送出能力等方式为风电消纳提供便利。同时,加快实现特高压通道建设,提升电网远距离输电能力。
资料显示,2017年5月,经黑龙江省工信委批准,在该省电力交易中心组织下,龙源黑龙江公司与中惠地热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黑龙江省首个风电供暖示范项目电力交易,交易采取双边方式,交易电价为“价差传导”模式,交易电量约110万千瓦时。
据了解,该风电供暖示范项目为哈尔滨市十一所中小学电采暖,合计建筑面积26800平方米,供热面积20600平方米,全部使用低谷富余风电,采暖期用电110万千瓦时。据介绍,通过风电供暖直接交易,龙源黑龙江公司每年可减少弃风损失电量278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560吨,减少粉尘排放15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0吨,增加经济效益130万元。
在促进风电本地消纳的同时,前不久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利用扎鲁特—青州特高压鲁固直流输电线路调试机会,引导省内风电场积极踊跃参加风送送出交易,完成交易电量1.46亿千瓦时,占东北三省和蒙东工区全部交易电量的29.22%。据介绍,这是黑龙江风电企业第一次利用特高压外送通道向省外输送电力,对加快该省电力市场建设,深度融入全国电力市场,促进该省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起到引领作用。
集中和分散并举开发风电
弃风量和弃风率虽然实现了大幅度改善,但从目前来看,该省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的消纳任务依然艰巨。根据《规划》,到2020年,黑龙江风电装机容量将达900万千瓦。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明确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省内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在风电开发布局上,根据《规划》,该省未来将风电布局重点向西部地区转移,利用西部地区盐碱地、沙化地等未利用地丰富优势和电力消纳能力较强优势,优先开发、集中打造大型风电基地。在加强生态保护前提下,有序开发东部等其他地区风力资源。因地制宜提高风能利用效率,积极开展分散式风电试点示范。
其次,强化电力调度与运行安排,积极拓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送出和消纳途径,加快调峰电源建设,完善优化水电调度,推动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鼓励清洁能源企业积极参与跨省区能源交易和大用户直供,建设就近消纳试点示范项目。
最后,加强配套储能设施建设,开展应用储能技术消纳示范,促进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消纳。
除上述举措外,《规划》在加强风电装备制造方面也有所着墨。
根据《规划》,黑龙江未来还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快能源装备制造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大功率风电发电设备、海洋风力发电设备及风电轴承、风电变速箱等配套装备制造,提高风电装备本地化配套水平。
0 条